金庸有哪些作品

呐谁咱要耐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繁花如旧 2星

共回答了256个问题采纳率:91.3% 评论

金庸先生的小说一共有15篇,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片小说《越女剑》。

1、《飞狐外传》: 1960年出版

2、《雪山飞狐》: 1959年出版

3、《连城诀》: 1963年出版

4、《天龙八部》: 1963年出版

5、《射雕英雄传》:1957年出版

6、《白马啸西风》:1961年出版

7、《鹿鼎记》: 1969年出版

8、《笑傲江湖》: 1967年出版

9、《书剑恩仇录》: 1955年出版

10、《神雕侠侣》: 1959年出版

11、《侠客行》: 1965年出版

12、《倚天屠龙记》:1961年出版

13、《碧血剑》: 1956年出版

14、《鸳鸯刀》: 1961年出版

15、《越女剑》: 1970年出版

19小时前

28

街头那悲伤 3星

共回答了381个问题 评论

小说作品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倚天屠龙记》1961年《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越女剑》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其他作品

《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

《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

《三剑楼随笔》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随笔集1997年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与池田大作合著,对话录 1999年

《金庸散文》散文集2007年

《寻他千百度》散文集2013年

《明窗小札1963》文集2014年

《明窗小札1964》文集2015年

《明窗小札1965》文集2016年

《旧梦:表弟眼中的徐志摩》与蒋复璁等人合著回忆录2017年

改编影视

电影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射雕英雄传》

《东成西就》

《东邪西毒》

《鹿鼎记》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杨过与小龙女》

《古墓奇缘》

《襄阳风云》

《十六年之约》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魔殿屠龙》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碧血剑》

《新碧血剑》

《鸳鸯刀》

17小时前

2

清零的想念 1星

共回答了178个问题 评论

1,《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雕英雄传》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它的发表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

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2,《神雕侠侣》,1959—1961年连载于香港《明报》,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神雕侠侣》的重心在于“儿女”亦即“性”或者“情”。

金庸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对感情的处理与描写,并通过这一范畴来赋予其笔下人物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是“性情中人”。而情之为物,掩映多姿,复杂万状,就增加了作者写作及读者阅读的巨大的热情与兴趣。

如许不同的性情,不同的人物,构成了金庸作品的跌宕风流的世界,从而激起了读者的无穷的回荡与思悟。《神雕侠侣》可以说是金庸的“性情世界”的一部代表之作。是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

3,《倚天屠龙记》,连载于1961—1962年的香港《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故事发生在距《神雕侠侣》百年之后,以元末群雄纷起、江湖动荡为广阔背景,剧情围绕两样兵器屠龙刀和倚天剑展开。

主要叙述武当张翠山之子张无忌的江湖生涯,主要是明教和中原武林之争及起义军和朝廷的对抗,少年张无忌因缘际会练就一身盖世武功,以天下人叹服的武力和无可替代的人格力量,统领群雄,故事同时展现武林众豪杰的质朴豪情和形态各异的精神风貌,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人格力量。

4,《笑傲江湖》,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以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

小说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5,《鹿鼎记》,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与传统的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表现了民族统一的思想。

14小时前

3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