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为什么流水

燦爛恒星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疯狂的小鸡 2星

共回答了99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蚕身上流水的原因:

1、血液型脓病:

①传染途径:病源体经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及野外昆虫的互相感染而引起蚕儿发病。从感染到病菌到发病约经过5—7天时间,小蚕期发病较快,大蚕期发病较慢,主要发生在3—4眠前后及大蚕将熟蚕时。

②症状:蚕体肿胀,体色乳白,行动狂噪,常在蚕座四周及窝边爬行,皮肤易破,爬行过的地方留有乳白脓液的痕迹,死亡后,蚕体腐烂发黑,由于发病时期不同,其表现的症状可分为:

不眠蚕:各龄眼前发病的蚕,皮肤紧张发亮,不晚桑叶,在蚕座中狂燥爬行不能入眠,最后皮肤破裂流脓而死。

高节蚕:在四、五龄盛食期前后发病的蚕儿、环节间膜高起,形状竹节。

起缩蚕:5龄饷食后不久发病的蚕儿,皮肤松驰,起节间膜后叠折成环状,体躯缩小,逐渐停食,多成环缩蚕。

脓蚕:5龄盛食期到催熟期发病,全身肿胀,体色乳白。

2、中肠型脓离子与空头性软化病

中肠型脓病与空头性软化病均是由病毒引起,各批造蚕均可发生,但发生较严重的季节是第3—6批蚕,此时是高温季节。

①中肠型脓病症状:蚕儿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病蚕蚕体瘦小,食桑减少或不食桑,各龄起蚕发病呈缩蚕;4—5龄二三天后发病,病蚕胸部略透明,病重时完全不食叶,腹部较肿胀,尾部萎缩;病蚕爬已窝边吊滞不动而后以出大量胃液而死亡。

②空头性软化病症状:各龄饷食1—2天出现起缩蚕,特别是五龄起蚕发生较多,病蚕少食桑或不食桑;存各龄盛食期特别是5龄期多发生的空头蚕,病蚕头胸昂起,胸部膨大,上半身透明或全身透明,少食桑或不食桑。

3、细菌病

主要是病菌通过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的途径而传染给蚕引起发病

①细菌性肠胃病:主要症状是:饷食后不食桑,蚕体皱缩瘦小,蚕体前半部消化管有桑叶,充满着消化液,外观呈半透明,病蚕排稀粪,也叫是起缩、空头,疴痢等症状。

②黑胸和灵菌败血病:属急性病,一般感染24小时死亡,死后尸体胸部膨大变黑的为黑胸败血病,死后尸体有褐色小斑点,全身软化变红褐色,皮均破,流出红色臭水等症状的为灵菌败血病。

③ 瘁倒病:主要是通过食下传染而引起发蚕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食下大量病菌时,就急性发作,感染后半小时停业食叶前半身僵直、胸部、尾部萎缩空虚,轻度感染时发病较慢,经2—3天陆续死亡。

4、僵病

僵病是由真菌寄生于蚕体上引起的蚕病,由于病蚕死后不腐烂,尸体变硬,故又称硬化病。发病环境主要是多湿环境,如遇高温多湿则发病快,低温多湿则发病稍慢。

5、多化性蝇咀病

症状:大蝇产卵于蚕体皮肤后,经36—48小时孵化成幼蛆钻入蚕体,蚕体皮上留下白色卵壳,卵壳脱落后出现明显的黑斑点。随着蛆体成长,黑斑点扩大成漏斗状,约4—5天后,蚕儿死亡,如五龄蚕被寄生则有早熟倾向,熟蚕后结茧,但结茧2—3天后蝇咀穿茧而出而成为穿头茧,此茧即为下茧。

6、中毒症

① 触杀型类农药中毒

症状:尾急性、胸部昂起,吐水,呈s状颤抖。

②内吸型农药中毒症状:蚕儿中毒后不吐水不颤抖,胸部膨大,死后成一字型,尸体软绵。

③废气中毒症状:主要因环境中含量的硫,二氧化硫而积累于桑叶中,蚕儿通过食下引起感染,废气中毒的蚕儿兑现出,体节肿胀,易破皮而受伤死亡。

④肥料中毒:主要是桑园施肥后未间隔够一定的时间就桑叶喂叶而引起中毒,蚕儿中毒时也出吐水,颤抖现象。

21小时前

21

雨中的浪子 3星

共回答了376个问题 评论

蚕身体里会出水是因为蚕咬食桑叶分泌的桑叶汁,也叫做蚕的消化唾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19小时前

23

气质美女 1星

共回答了160个问题 评论

导致蚕吐水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可以归结为两条,中毒和生病。

中毒是由于吃了喷过药的桑叶,生病可能是由于环境不适,或者桑叶上有水导致拉肚子。蚕生病后会拉稀、吐水,吐的水和拉的稀都带有病毒,附在桑叶上,其它的蚕吃后也会得病。

蚕爱干净,爱舒适所以要勤消毒,勤观察。

16小时前

42

缺爱恋 1星

共回答了179个问题 评论

有可能是细菌性脓病。建议购买针剂的氯霉素,稀释后喷施在桑叶上,添食,可有效预防。

12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