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更爱学习

人性很肮脏 2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只求份安宁 2星

共回答了64个问题采纳率:98.3% 评论

1.端庄老师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才会去学老师教的科目。提升老师的品质,是让学生有兴趣的前提。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真实情况,下达学习目标,原则是学生在努力一把,就可以达到目标。

3.持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欣赏与尊重。

3小时前

32

生来注定 3星

共回答了339个问题 评论

首先这个问题有个前提,更爱学习,说明学生已经爱学习,也说明此类学生得层次较高,成绩较好,学习积极性较好。对于如何让他们更爱学习,相信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挑战,结合该类学生实际,可以组织一些略微高于其认知能力的问题供他们解决,解决了,学生会有成功的体验,希望继续突破,失败了,也会发现自己依然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教师再加以引导,搭建桥梁,帮他们顺利度过难关,同样也会收获成功的体验。

1小时前

44

半扇竹门 1星

共回答了164个问题 评论

树立孩子的信心特别重要,要给予他足够的鼓励。从我的求学经历来看,我小学语文数学成绩都比较平均,但到了初中,遇到了我人生的导师申亚萍老师,她从开学开始,就夸了我的作文和字。慢慢的我喜欢上了上语文课,后来每次周记基本上都被她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诵读,还鼓励我参加全市作文比赛,获得了市二等奖,一直到高考,语文都是我的强项,对我填志愿和职业影响也很大。

22小时前

9

天还为亮 4星

共回答了444个问题 评论

一、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要在课堂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

  兴趣是人们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所产生的追求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进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维的“闸门”,参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系列有利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课前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进行一场比赛,老师用口算,同学们使用计算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谁算得快。比赛结果:总是老师算得快。这时同学们感到纳闷,老师是怎样算的呢。整节课,学生情绪饱满,讨论热烈,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8小时前

20

尐米饭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 评论

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呢?我认为,作为家长和教师首先要给孩子树立爱学习的榜样。教师知识渊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有文化有知识,也会引起孩子的自豪感。自己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怎么去教育不爱学习的孩子?自己斗大的字不认得一车,怎么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所以,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在孩子面前,要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给孩子创造爱学习的环境。比如,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孩子不爱写作文。其实,不是孩子不爱作文,是他没有作文的材料。构成作文的材料有两种:一是素材。例如,让孩子写猪。有的孩子没有看见几回猪,他脑海里没有猪的形象,习性等等,他怎么可能写出栩栩如生的猪。那我们就给孩子积累素材的机会,领着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劳动等等。二是指引孩子读书学习。现在孩子大多业余时间是看电视,玩手机。感性认识多了,积累词汇,理性思考少了。脑海里空空,怎么能写出优美的句子?

以上是我自己多年教学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商榷。

13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