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宗的真实历史

月亮抛锚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誘拐婦女 2星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8.3% 评论

明景宗就是明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

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

朱祁钰知人善任,在外依靠于谦,在内信任兴安,不近声色,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可谓是英明之主。但他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奸臣趁机作乱。

正面评价

成化十一年,明宪宗谈及其叔景泰帝,称赞他临危之际,保国安邦,奠定祖宗基业于危难之际,惜乎当年奸臣谗言,先帝削了他的帝位。他认为,郕王朱祁钰有功,应当承认他的帝位。这在一定形式上,等于承认了明代宗朱祁钰的历史功绩。

景泰帝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

明史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反面评价

明代宗挽狂澜于既倒,在土木之变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然而恋栈权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经被架空为太上皇的明英宗,还把他软禁于南宫,整整七年之间不得出入。同时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企图让自己的后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结果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

明史说明景帝,“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19小时前

22

眸间冰雪 1星

共回答了133个问题 评论

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

本来朱祁钰跟大明的皇位是没有关系的,但大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登上皇帝的宝座,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役。

蒙古也先率军侵犯大明,明英宗朱祁镇在专权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兵败土木堡,朱祁镇还被俘了。也先利用朱祁镇的皇帝身份要挟明朝,进犯北京。当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主动站出来,在孙太后的支持下,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以稳定人心,稳定大局。对于朱祁钰来讲,这是天上掉馅饼了。然而对于于谦和孙太后而言,朱祁钰这个皇帝是临时的,因为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仍然为皇太子。

朱祁钰可不甘心当个临时皇帝,他心中希望皇位在他这一脉永远地传下去,所以他才会在迎回明英宗朱祁镇时,将朱祁镇幽禁于南宫。同时他有了废掉朱见深,立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的念头。朱祁钰当然知道,他这种想法肯定会遭到满朝上下的反对。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皇后汪皇后居然也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

无奈之下,朱祁钰竟采取极端的措施,把汪皇后给废了,改立杭贵妃为皇后,并立朱见济为皇太子。可惜的是,朱祁钰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朱见济年仅5岁就夭折。

景泰七年,被软禁的朱祁镇在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的支持和谋划下,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重登帝位的朱祁镇开始清算旧账了,朱祁钰的旧臣、后妃都受到了惩罚。朱祁钰不久病逝,他的后宫妃子大多被殉葬,汪皇后因反对废掉朱见深而免于处罚。

17小时前

7

蔷薇花谢 2星

共回答了270个问题 评论

北京保卫战后,也先考虑到军事行动不能达到目的,而明朝已经另立新君,手中的英宗失去了奇货可居的价值,遂改变策略,表示愿意将英宗送还,企图挑起明廷内讧,从中获利。

景帝担心英宗回来后会威胁自己的皇帝宝座,本不希望英宗南归,然而朝中大臣多为英宗旧臣,要求景帝迎归英宗的呼声十分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景帝于景泰元年八月派遣使臣迎接英宗还朝,并尊英宗为太上皇,居之于南宫。

皇位虽然保住了,但是景帝还是感觉到了威胁。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景帝盘算着更立太子。当年朱祁钰是在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由郕王即皇帝之位的,而在其即位之时,由皇太后发布懿旨册立英宗子朱见深为太子。这一举动说明,由朱祁钰即皇帝位是因为大敌当前国不可无长君,是从国家安危的角度考虑的,而并非出自私人原因;册立朱见深为皇太子,表示朱祁钰百年之后仍由英宗子朱见深嗣位,从而维护了明朝皇位传承的正统性。

景帝更立太子的事情并不顺利,朝中大臣和内廷宦官多有不赞成者。景帝为了达到目的,先后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用优厚的赏赐来拉拢重要的大臣。他加王文、杨善等人太子太保等衔,赐内阁大学士每人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收了皇帝的东西,这些大臣再也不好提反对的意见了。

二是采纳黄竑进呈的"永固国本事疏"。黄竑,广西浔州守备都指挥,因袭杀广西思明府知府而被捕入狱。为求自救,他派下属进京上奏请易东宫。景帝抓住这个机会,将奏疏发给朝臣讨论。大臣知事已至此,无人能够反对,王文等人先后签名同意。景泰三年五月,景帝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改朱见深为沂王。

14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