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 诉肺腑 一场是怎样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湘玉 宝钗 黛玉三个女性的思想观念的 试作具体说明

气势脱俗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祇為你壞 4星

共回答了449个问题采纳率:97.3% 评论

宝黛相知于心的根源——所谓黛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劝显然只是表象,更为深层的因素在于他们从大自然和诗中发觉了生命的美好,这一点上宝玉甚至比黛玉走得更远——宝玉更希望向生命和时间的底层去发现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他们共同追求的是生命内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外在的功名理所当然地因背离生命的本质而被看作了浮华,这便是宝黛真正的默契所在。在黛玉的心里,爱宝玉是因为他懂得生命、懂得美,她梦想的是他们的两两相悦,而决非传统上的封妻荫子,满门华贵。黛玉对宝玉那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犹疑的原因所在,说到底就是担忧就是恐惧。她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和他停靠在一起,但在命运的孤舟上,她只能听从摆布听从安排,她甚至连一片小小的桨都没有。她和宝玉一起读过《西厢记》,她发现自己爱他,而且她知道宝玉也是爱她的——现在她自己能够把握的也只有这一点而已,所以她很害怕会失去——她知道贾薛两家有关金玉良姻的传说,还知道史湘云有金麒麟,而宝玉为此在清虚观的礼物中特意留下了一个。她想到从宝玉那里看过的一些外传野史,里面的才子佳人多半是因小巧玩物而遂终身。虽然平日与宝玉契合,但无论金锁抑或麒麟,居然都和自己无关。她不知道自己渴望的那一份心灵的相契,宝玉他是否了解、是否珍惜。这一段曲曲折折,意思转了好几层。由快乐而心痛,由知遇而生忧。她从此明白了他的心意,确信了他们的相知。但她清楚对于他们究竟能否结合,这些依然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她的忧郁一是无人主张,二是自己的多病之身。在无奈的悲哀中她不禁滚下泪来。这时宝玉出来了,宝玉向她诉说了衷肠,宝玉对她说:“你放心”。她怔住了,是悲是喜,她根本弄不清。她只觉得有万语千言堆积在胸口,想要对他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宝玉也怔住了,心中也有许多许多话,只不知从哪一句说起。最后黛玉走了,她不敢在那样的气氛下多耽。她不知道如果再耽下去,他还将说什么、做什么。结果宝玉只管发呆,竟然把袭人错认作黛玉,说了一通心里话。所以黛玉之于爱情既是执著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她希望从宝玉那里确认一些东西,但当她真的得到确认时,又不敢去面对。不过她此后很少再与宝玉为金锁或麒麟大起冲突,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等于黛玉其实在心里认同了这段默契,她会默默地期许,久久地坚守,只是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她的心境总有一些凄凉。她把一生的真情都牢牢地系在了诗书与爱情上,但独独没有留给现实。事实上爱情可以是理想的、诗化的,然而婚姻却是现实的。木石前盟从一开始就落脚于近乎唯美的三生盟誓,而金玉良姻的着眼点却是实实在在的婚姻——这就是二者根本上的不同。黛玉生于情、系于情而死于情,对于凡尘的芸芸众生来说,如同一场梦,或是一个寓言。显而易见,她那诗化的爱情理想在旁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因为周遭的环境和舆论都限制着真情的地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比诗书、比爱情重要许多的东西,例如功名,例如利益——但诗书和爱情恰恰是黛玉一生的梦想所系。所以她违背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人们普遍的生存法则。这注定她的感情在现实中是失败的,然而同时,这种感情却是伟大的。这些想法有时会促使我继续思考下去:在社会现实的法则和发自天性的真情之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究竟应当怎样依从。书中第一回的木石前盟里,黛玉是为还泪而来的。这种开始本身就是纯情的,完全来自前世草木之躯的原始天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功利色彩。然而还泪的终结却是悲剧性的,现实最终为宝玉的婚姻选择了宝钗,于是黛玉只能凄怆只能长恨,终于在潇湘馆的漠漠寒烟中泪尽而逝。很难想象当黛玉得知梦想碎裂的那一刻,她心中将怀着怎样的悲怆。也许她会想到命运的,因为命运留给她的总是无常。前世注定了还泪的凄迷,今生等来的却是泪尽的伤逝,无论如何总是失落,无论如何总是悲剧。于是黛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门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是她在宝玉送的旧帕上的题诗。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诗谶。终于,在潇湘馆最后一个春天将尽的夜晚,那片绿竹一夜之间流逝了所有的华茂。随后宝玉赶到这里长久的哭泣,泪眼中依稀看见了那枝叶上重叠的所有旧斑新痕。后来我常想,假如红尘万事可以重来一次,黛玉将选择怎样度过。记得在她三岁那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是要化她出家。她的父母当然不舍,和尚便说,这样一来只怕她的病一生难好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不见哭声,不见外姓亲友,才可一世平安。显然的,这是要她忘却那段还泪的情缘,永生不和宝玉见面,于是便可避开一切梦萦一切缠绵。果真如此,或许她将永远是姑苏林家一个普通而宁静的女孩,孰喜孰忧,孰悲孰乐,我已不得而知了。所以我偶尔会去想一下故事前后的种种因果。假如不曾有过自幼的相聚,一切悲喜也许都在开始之前就悄悄落幕。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这话自然有它的道理。只散不聚,便可以省去许多离愁别绪。就如黛玉在三十一回中的感叹:既然聚时的欢喜终将换作散时的伤感,那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既然花谢易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不禁又想起第三回中的宝黛初会,那是心动以前的相逢,虽有看似旧识的默契,却并非一见倾心。假如时光永远定格于此,随即剧终,便会散发出另外一种淡淡的美丽,静如止水。不经意间读到纳兰性德的一首《木兰花》:与纳兰的其他词相比,这首的特色并不明显。然而就只开头一句,读起来却可以感到一种心底的震撼。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意味着离悲剧的末尾很远很远。没有以后的苦闷以后的思念,生活该是一种清淡的恬然。”最后我又想起黛玉的诗来。最喜欢黛玉的一首诗是《问菊》,写在第三十八回的诗社赋菊里。我知道写的完全是她自己的品格、自己的寂寞: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透过这一纸诗句,仿佛可以看见黛玉倚栏对菊的神情。斜阳渐渐把她勾画成一幅默默的剪影,背景是树梢的淡云,风间的归鸿。茫远的天际依稀闪烁着波动的水纹,似那渺渺的灵河——一个曾经生长绛珠仙草的地方。

22小时前

3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