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是什么意思

听我唱儿歌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钢茎混凝凸 2星

共回答了287个问题采纳率:98.3% 评论

附和的意思是,别人怎么说,自己不加思考也跟着怎么说,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附和一般发生在因为崇拜对方,认可对方,所以对对方的言论、行为不加思考,先入观地就是认为对而附和。或者也有因为屈服于对方的权势压力而违心地附和。附和的同义词有赞成、拥护、同意,附和的反义词有反对。

3小时前

20

疯狂的大哥 1星

共回答了133个问题 评论

常用释义

动(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近义

应和附议附合

反义

反驳反对辩驳

例词

随声附和

例句

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盲目地附和别人。

我附和了母亲的建议,同意全家一起去郊游。

1小时前

46

金太阳 3星

共回答了346个问题 评论

◎附和fùhe  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 详细解释 (1).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多含贬义)。   唐孙樵《骂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骂严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茅盾《一个女性》三:“虽然不好说他们是共同造谣,至少是附和者。” (2).依附勾结。   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明史·邹智传》:“李林甫、牛仙客与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纲。” (3).响应,追随。   孙中山《革命原起》:“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则事体日繁,附和日众。”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何况是同知前程,更无须附和新学,自居于逆党了。”

22小时前

2

沵最珍貴 2星

共回答了223个问题 评论

◎ 附和 fùhe   指对别人的言行因赞同而表示应和、追随,也指随和别人的言行。详细解释(1).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多含贬义)。  唐 孙樵 《骂僮志》:“口口附和,不敢指破。”《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骂 严 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 茅盾 《一个女性》三:“虽然不好说他们是共同造谣,至少是附和者。”(2).依附勾结。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明史·邹智传》:“ 李林甫 、 牛仙客 与 高力士 相附和,而 唐 政不纲。”(3).响应,追随。  孙中山 《革命原起》:“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则事体日繁,附和日众。”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何况是同知前程,更无须附和新学,自居于逆党了。”

18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