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是什么

我的愛妻宝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加温日记 3星

共回答了392个问题采纳率:97.4% 评论

朦胧诗是属于现代派诗歌或者具备现代派特征的诗歌。

  现代诗歌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基本特点是朦胧、神秘、暗示和通感等。象征主义这一词源于哲学,它出自于瑞典哲学家史威登堡的《对应论》里。史威登堡论为,自然界万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相互对应的联系,任何一个事物里都包含着其它的事物。

  由于朦胧诗的创作主要是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朦胧诗的创作就是在挖掘具有象征性的"晦涩"的词汇。法国著名诗人克洛代尔曾说过,象征主义诗人是"首先要找到‘词'——具有魔力的词。"但是,诗人不只是仅仅会‘造词',而是要凭借语言这种有形无实的特点来组织一幅清晰而美妙的图画,是想象力和欲望相结合的产物,是欲望和生命的冲动,是内心梦幻或生命原始冲动的秘密。由这样的语言产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它具有美妙的乐感——这是象征主义诗的另一特点,象征主义诗的语言的音乐性,使诗句听起来象翠鸟啭歌——读者可以听不懂鸟的歌声,但却喜欢听。

  但朦胧诗从在中国兴起的那一时刻起,在一部分诗人眼里,似乎它的目的就是让人难懂或者根本看不懂,一些朦胧诗的作者近于用"癔语"在写诗。超现实主义者曾经声称,神经病患者的语言是真正的精神活动的语言,但朦胧诗的作者并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的作品是在理智的指导下写出来的,然而,他们的指导方针却和"神经病患者的语言"有些相似之处。

  朦胧诗在中国的出现应该说是个时代的产物,是畸形社会下的畸形产物,是带有某种喻意性的东西,是对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上的背叛和反抗。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是最适合这种作用的,因为诗源于情感,它挥发人的情感也最有效,最直接。小说、散文都缺乏这种力量,原因是小说、散文没有韵律,没有那种在诗中敲响的鼓声和雷鸣,诗人的情感一经握住的鼓槌,诗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力量震撼人心。在这方面,最杰出的诗作,可能要数莱蒙托夫的纪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

  但遗憾的是,朦胧诗从喻意开始,逐渐演变成为诗的的流派后,许多诗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做起了文字上的游戏,不该朦胧的诗也朦胧一下,咏物、言情,言志的诗,纷纷以朦胧诗出笼,一时间,朦胧诗似乎是衡量一个诗人的诗作水平,好象不朦胧了就不是诗。另一方面,由于朦胧诗在很大程序上取决文字上的技巧,在感情渲泄上与诗本身有了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苍白无力感情失血的诗也被上朦胧诗的外衣堂而皇之的登堂。在这些朦胧派的诗人代表当中,北岛可以算是一个例子。

  中国朦胧诗,如果要追溯的话,笔者认为,可能要追溯到前秦时期秦州剌史窦滔的妻子苏蕙所作的《璇玑图诗》,小说《镜花缘》里有详细介绍。璇玑图共841个字,据说:可以从中读出7958首诗出来,体现了汉字组词和语义的多变性。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一特性,也由于社会政治上的原因,中国现代朦胧诗有了发展的时机。中国现代朦胧诗的发展,似乎有两个明显的时期,前期主要是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组成。在这几人当中,以舒亭的诗最为质朴,诗中始终没有脱离诗的精魂——情感——这一诗的本质。顾城的诗,主要表现了自然的多面性,引导人们用第三只眼光去看世界。他注重的是暗示和象征。而北岛的诗,在社会与人之间寻找一个对等的平衡,但他的诗大多除了词语,几乎失去了诗了意义。在后朦胧诗派中,以骆一禾海子等人为代表,尽管他们受朦胧诗的影响较大,但他们的诗作已不完全属于朦胧诗。

21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