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和水晶怎么区分

莪亡有誰悲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不是诗人 1星

共回答了107个问题采纳率:99.4% 评论

区分如下:

1.观察颜色

琉璃和水晶的颜色也是大不相同,琉璃主要以无色的为主,有的是经过染色后才会呈现多种颜色,而水晶的颜色主要有无色、紫色、黄色、绿色、黑色等,光泽度也比较高。

13小时前

31

心因你悲伤 2星

共回答了203个问题 评论

1、比较硬度

水晶硬度为7度,仅此于金刚钻,刚玉,黄玉等三种矿物质,用水晶可在玻璃及金属上划出痕迹,琉璃不具备这种品质。

2、比较手感

水晶属于寒性之物,给人以冰凉感觉,在同样底纹下,水晶寒凉透骨,琉璃则无此感觉

3、对比重量

同样大小的水晶和琉璃,手掂量轻重,感觉明显不同。

4、稳定性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琉璃为1000摄氏度,水晶在超过1000度高温煅烧后,再入冷水中仍不炸裂,而琉璃置于水中立即炸裂。

5、价值不同。

11小时前

15

伤口细微 2星

共回答了299个问题 评论

琉璃是用于建筑及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琉璃制品色彩绚丽、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富有我国传统的民族特点,且耐风雨侵蚀,不易褪色剥釉,用以建造亭、台、楼、阁,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琉璃的拟珠似玉之美,融入了创意及巧思,不仅有传统,也有现代的中国文化特色,让琉璃发挥光芒,创出多彩多姿的生活艺术之美。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狭隘的玻璃说法,现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之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由此可见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  琉璃的材质是人造水晶玻璃。其特质是对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在光线的配合下,更能将其艺术特质充分表达。而通过铸造工艺制作的作品表现力强,层次丰富,精致细腻,尤其是色彩的流动变幻莫测,或热情、或含蓄,件件不同。 知道琉璃的人其实很多,尤其在古代,琉璃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和杏黄色、龙纹一样,同属王族专用。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制品,琉璃的制造工艺也为王室工匠所掌控。  由于琉璃的发现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们认为琉璃和水晶一样,具有记忆与传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拥有者“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大约在元代,随着汉文化的人为断层出现,汉王室的许多技艺也失传了,琉璃就在其中,所以到了明清,琉璃就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有了,您一定看过《西游记》,沙僧原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不就是因为失手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来的吗。用周星驰的话讲,打碎一只酒杯就被贬下来,做神仙做成这样也够背的了。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琉璃的珍贵了。  应该在元代以前,中国的琉璃工艺散落到了西方,西方人应该是学了一些皮毛,所以这种工艺在中世纪威尼斯一代演化成了玻璃,西方的许多文明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不过都没有保持原汁原味的技法,从琉璃到玻璃,在材料与工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大工业生产,不过从根子上讲,玻璃和琉璃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文化。 1. 琉璃与水晶,玻璃截然不同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么不同。   A、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一种软体动物*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详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明代的药玉应该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药玉色彩少变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谓琉璃招财、保平安,与琉璃母有很大的关系;

8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