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游戏长泡泡的毛毛虫教案

网红梦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節奏大師 3星

共回答了391个问题采纳率:99.4% 评论

教案名称:中班科学游戏-长泡泡的毛毛虫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水、洗碗液、吸管、纸杯、毛毛虫模型。

2.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实践操作:将水和洗碗液混合,用吸管吹出泡泡,让幼儿亲自尝试。

3. 观察讨论: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性,引导幼儿讨论。

4. 制作毛毛虫:将纸杯剪成半圆形,用彩纸装饰成毛毛虫,将吹出的泡泡粘在毛毛虫上。

5. 游戏互动:幼儿分成小组,比赛谁能吹出最多的泡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回顾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如吹泡泡胶、吹泡泡糖水等。

2.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消失过程,让他们思考泡泡为什么会消失。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1小时前

47

寶莪疼伱 2星

共回答了242个问题 评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纸吸水后会膨胀的现象。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纸的特性。

3.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仿真树叶1片,吸管1根,纸巾2张,滴管1个,杯子1个,颜料(红、黄、蓝)1条(与13课时共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出要进行的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与幼儿进行了简短的互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各个实验材料,以及它们的作用;其次展开一个微实验:将水滴在纸巾上,观察纸巾的变化并引导小朋友初步了解纸的特性、种类、吸水快慢。

二、教师示范。

1.介绍材料。

老师取出实验中的教具,一一介绍名称,请幼儿用说一说、看一看等方法认识材料。

教师:“小朋友们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会动的毛毛虫?”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把吸管压在纸巾上,然后从纸巾一端慢慢地卷动,使纸巾紧紧地裹在吸管上。

第二步:紧紧裹住后,双手分别捏住吸管上两端的纸巾,用力将纸巾向中间挤压,将挤压好的纸巾取下放在树叶上。

第三步:将颜料加水稀释,用滴管将颜料慢慢滴在毛毛虫身体上,会发现毛毛虫动起来了。

三、幼儿操作。

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交换不同颜色颜料,感受不同颜色的毛毛的变化。

注意事项:

一、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让幼儿食用颜料。

2.试验结束后做好材料回收。

二、实验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裹紧纸巾,防止实验过程毛毛虫动起来不明显。

2.在幼儿向纸巾上滴颜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控制颜料用量,以免其他物品被颜料染色。

实验结果:

二、教师提问。

教师:“我们用纸巾制作的毛毛虫,一开始就会动吗?”

教师:“毛毛虫是在我们做了什么操作之后才动起来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把颜料滴在用纸巾制作的毛毛虫身上,毛毛虫就动起来了呢?”

19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