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中诗人为什么不站出来 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

不谙世事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桥花自落 2星

共回答了266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石壕吏》中诗人不直接站出来阻止官吏抓人当兵,是因为补充兵员是国家平叛战争的需要;不用言语安慰老人,是因为找不到安慰的话。这不是怯懦也不是语言贫乏,而是处于两难境地。诗人面临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诗人只能写出事情本身,这也使《石壕吏》成了“三吏三别”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国家平叛需要人民最大程度地服兵役,即使老人小孩也逃无可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安禄山叛乱又是由于治国者的举措失当造成的,平叛战争又由于治国者的不当干涉而多有失误而无谓牺牲无数战士,兵员严重缺失只好以国家的名义不顾人民死活。石壕吏奉命征兵,完不成任务,罪无可赦,也只好泯灭同情心。国之不存,毛将焉附?

国家是人民生命财产自由的保障,现在它已经保障不了什么了。即使取得了平叛的胜利,没有了人民还有何益?

诗人无能为力,既不能责备国家又不能阻止无休止的征兵,也不能帮助给房东一家以切实的帮助。没有家,国存在有何意义?没有国,家也难存。

时代的局限和具体的情势,作者不可能有法治、民主与限政的念头;战乱时候,首先是生存问题(国与家)。诗人无所适从,只好写出事件,当然蕴含其中的感情复杂而无法理清,于是与同题的篇章不同,类似戏剧呈现。

诗人既不能阻止官吏征兵,又不能给房东实际帮助,只好一任事情发展。

8小时前

34

武生院小白 5星

共回答了50个问题 评论

石壕吏中作者为什麽不站出来为老妇主持公道,主要是原因1.他自己没有能力面对和阻挡这些酷吏;2.自己同情黎民,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改变当时的赋税制度。3.自己也是官吏,对黎民只是怜悯之情。

6小时前

34

尽情腐烂 3星

共回答了344个问题 评论

当时的环境诗人不站出来不是怯弱,而是那时的社会黑喑所制

3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