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只求半称心是谁写的诗句

你懂我的爱 2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渡人愁梦 4星

共回答了477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这句诗句经考究应该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不过一直没有被确认过!因其出现在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而广为流传。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告诫人们别太刻意去追求完美,事事尽善尽美!懂得进退,知道取舍方能豁达而不去刻意纠结很多东西!!

18小时前

10

如梦浅醉 3星

共回答了314个问题 评论

万事只求半称心,应是出自杭州灵隐寺一副对联。既然人生本就存在裂缝,与其纠结于此,倒不如坦然面对。有的东西,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最后还是不尽人意,也已经足够了。毕竟,人们能够掌握的不是事情最终能够取得的结果,而是为了心中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自己。

16小时前

21

特級夶笨疍 5星

共回答了55个问题 评论

万事只求半称心出自杭州灵隐寺内的一副对联,其作者现已不可考究(作者不详)

 正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在这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要经历各种是非对错,苦乐悲欢,虽不能事事如意,却也能半生欢喜。

当我们在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过关斩将,一往直前,这是一种坚韧,更是一种勇敢。

然而,当竭尽能力、百折不挠之后,却发现目标仍然不能实现,这时不妨掉头而回,转弯而返,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不乏是一种智慧之选。

13小时前

9

祢要德愛 2星

共回答了268个问题 评论

这是杭州灵隐寺中的一幅对联,上一句为人生哪能多如意,作者是谁已无从考究。这幅对联的主要意思是奉劝世人心态要好,对事对人都要从容、大度、知足常乐。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处事哲学。万事总没有十全十美的,与其在那里对遗憾耿耿于怀,伤心不已。还不如欣赏所获所得,快乐生活。

9小时前

48

占有欲 3星

共回答了370个问题 评论

这是杭州灵隐寺的一付对联,其上联为:人生哪能多如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颗坦然的心看世事纷纭,不求万事皆如意,一半称心足矣。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4小时前

33

没有爱 2星

共回答了210个问题 评论

活佛济公”。济公法号“道济”,出家后来到灵隐寺投奔天台宗高僧慧远,灵隐寺内,有一幅近千年历史的对联,上联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联是:“万事但求半称心”。这副对联相对通俗易懂,没有谐音、对偶、叠字等形式,读来朗朗上口,如同俗语般,虽然言简但是意赅!

22小时前

35

西风武长剑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 评论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浊酒一杯无悲喜,半醉半醒方为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出自杭州灵隐寺内的一副对联,其作者现已不可考究(作者不详)

该诗句的意思是也就是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万事只求“半称心”,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现实意义

“半称心”是在告诫人们世间没有完美之事,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奉劝世人要从容、豁达,乐天知命、为而不争。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智慧。眼界放宽,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但有心者特意游遍杭州灵隐寺,也无法找到对这副对联,可能是以讹传讹吧,“假作真时真亦假,假传多了也变成真的。不管是真是假,这句话确实富有很大的哲理。

15小时前

41

失守终生 1星

共回答了161个问题 评论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全诗是: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万事只求半称心在灵隐寺什么地方

万事只求半称心不在灵隐寺。有心者特意游遍杭州灵隐寺,也无法找到对联,连“半称心”也做不到。只能说是“无中生有”,“以讹传讹”。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所构成,共占地一百三十亩,殿宇恢宏,建构有序。

大雄宝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人生短暂,这一生只求幸福,幸福在哪?迷茫!!!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但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没有幸福的人很痛苦,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自己,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和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过失,这就是使自己远离了幸福。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要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做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

  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远离了幸福的人生。  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聪明的人他必定懂得无论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心正则人人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以相处,人心邪,则次情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

  他知道跌倒的时候,不要白白地爬起来,任何一种磨练都是通向幸福的宝贵经验。他知道懂得从失败中站起来,不会胡乱耗时间去批评别人,而是多花时间改善自己靠造幸福。他懂得不会将自己的心田昧,更不会把他人的过失扬。他明白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幸福而无忧。

    拥有幸福人生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历史从而爱国守法学科学,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则必定自己会拥有幸福人生!一个幸福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懂得发现和寻找,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时空的分秒间 。

  。。。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像总是超过实际情形。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而忘记了享受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享受生活,莫与人比!。

7小时前

35

温顺小朋友 3星

共回答了303个问题 评论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是杭州灵隐寺内一副对联。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为老天不会让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正是因为如此,那一二才显得弥足珍贵。

而剩下的八九,我们则要以“半称心”来看待,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要求称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与无奈之中。

22小时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