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揉脑袋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居伱丈呋 2星

共回答了218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昔人已乘黄鹤去的下一句是: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6小时前

40

持笔写温顺 2星

共回答了223个问题 评论

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自: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崔颢(约公元704年-公元754年),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当他遍历山川归来后,视野大开,诗风变为雄浑自然,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其诗名虽大,现存诗仅42首,其中最出名的是《黄鹤楼》。传李白登黄鹤楼见其诗,也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4小时前

3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