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清水养殖方法

訁垳旳閞始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颠覆我 1星

共回答了163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方法一:首先用清水把外表洗干净,然后用一盆放入清水将田螺养着,再滴几滴香油(没香油用植物油),它闻到香味会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吐出来,每天换1-2次水,一天半至二天就完全干净了,放心吃。炒的时候记得把尾尖剪掉再洗洗。

方法二:用清水养1-2天,里面扔把菜刀(最好是有点锈的),一天换1-2次水,两天就特别干净了可以吃了。

8小时前

15

吔滸値嘚 1星

共回答了120个问题 评论

想要不将田螺养死,需要给它准备一个深度在10-15cm的深盆或泡沫盒,并在底部铺上一层淤泥;而且需要用纯净水、河水或者池水来养殖它,不可用自来水;还要给它提供青菜、菜饼、米糠等食物,体积过大的食物应先切碎再喂给田螺。

一、田螺在家怎么养不会死

1、养殖环境

安全干净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田螺的成长,可准备一个深度在10-15cm的深盆或泡沫盒,并在底部铺上一层淤泥,将田螺放在里面后,倒入深度在5cm左右的清水。

2、水质清洁

在养殖田螺的时候,不宜用自来水,可用纯净水、河水或者池水。

3、提供食物

可给田螺提供青菜、菜饼、米糠等食物,如果有体积过大的食物,应该先将食物切碎后,再喂给田螺吃。

4、注意事项

田螺适宜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可将装田螺的容器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光线过强,也可以在容器上方用遮阳网或者纱布遮盖。

二、田螺吃什么饲料为主

1、田螺主要吃哪种饲料

田螺可以吃人工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各类动物下脚料、鱼脏、青菜、蔬果、菜叶等食物,它们也会吃水底泥土中的微生物以及水中的浮游植物。

2、田螺的生活习性

(1)田螺主要的摄食器官是齿舌,可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摄食。

(2)当温度在15℃时,田螺便会出来活动,而20-28℃是适宜它们生长的温度。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者潜入泥土中避暑,一旦温度达到40℃后,它们会死亡。

6小时前

29

陌离凉冬 1星

共回答了189个问题 评论

选址

一般可在沟渠、水田泽地、池塘中养殖田螺,若池塘较为开阔,可在水面上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生物进行遮荫并在池中插上竹竿供田螺休息。

2、选种螺

需要选择颜色为淡褐、壳薄且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3、日常管理

(1)水温

田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当温度低于15℃时或者高于30℃会停止摄食,温度低于10℃就会入土冬眠。

(2)投喂饲料

田螺属于杂食性动物,一般可投喂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

(3)防治病虫害

一般尽可能不适用农药或者少用,若需要用,则应在晴天使用低毒农药。

4、繁殖

在南方,每年的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每只田螺每次一般可产20-30个小田螺。

3小时前

14

薀柔与共 2星

共回答了269个问题 评论

螺蛳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质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根据螺蛳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根据这一特点,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进一步提高螺蛳养殖面积。

  二、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三、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30-50cm)100-150kg/亩,无水50-75kg/亩。生石灰清塘有以下好处:①增加PH值;②增加Ca质;③可以调节水质;④可以进行杀毒杀菌。

  四、螺种选择:①外观要求:螺蛳尖短小膨大,壳质带微刺,魇略带红色;②规格要求:60-100粒/斤;③质量要求: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无病,无伤,无虫。

  五、放养时间:待药性消失后,在清明前15天开始放养,也就3月20日左右放养结束。

  六、放养密度:一般池塘放养20-30kg/亩,最好每亩套养2-3斤田螺,培养出的螺蛳壳质特别嫩,肉质特别肥厚。

  七、夏片放养:以吃食鱼为主(草、鲫、鳊)池塘放养,0.5-0.8万尾/亩。另外配养3-5尾/亩青鱼,规格10尾/斤,控制螺蛳数量。

  八、投喂饲料及水质管理

  一般螺蛳属多次产卵,一年有两个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后,二是秋季。我们螺蛳养殖主要以管理清明前后排的一批螺蛳,它排卵与鲫鱼一样,是分次分批排卵的,成熟一批排一批。一般仔螺经过2-3周后开始吃食。我们此时投喂饵料可以与夏花培育同时进行。根据螺蛳生物学食性,螺蛳与白鲢一样主要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水中的腐植质(包括豆浆豆饼菜饼屑),是通过水的过滤达到摄食作用。大家知道螺蛳过多,水质就会变清,甚至还会出现乳白色的水色,此时说明水质变坏,出现这种情况后,特别是发夏阶段,第一要换水;第二要多投喂豆浆、豆饼浆或者全池泼洒发酵的有机肥料。在投饲施肥上要实行少量多次原则。如浮游动物过多,可以使用少量的晶片敌百虫控制。夏花培育结束后,在投喂饲料上,用菜饼或豆饼作为最佳饲料,在水质管理上,一定要保持水质肥活爽嫩,进行看水施肥,看水投饵。

  九、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在养殖期间,要提高螺蛳产量,要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到5-6月份后,可以先把大螺蛳捕出(种螺),至8月份后,逐步起捕上标准的螺蛳,今后看螺蛳生长情况10-15天依次起捕。

  十、日常管理

  ⑴巡塘:每天看鱼吃食情况,看水中是否缺氧。如缺氧要及时开动增氧泵或换水,因为水中含氧低于1.5mg/l,螺蛳就开始死亡,另外水温超过40℃螺蛳也会死亡。

  ⑵看水色:看水好坏、肥瘦程度,及时调节水质。

  ⑶防病:主要防鱼病,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对螺蛳有杀伤作用。一般用生石灰和杀菌药物或内服药物,进行防治鱼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经常使用生石灰,既可防病又可增加Ca质及调节水质,一般15天使用一次为好。

21小时前

2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