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忘本的成语

我高兴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兲使戀 1星

共回答了123个问题采纳率:98.4% 评论

答案是逐末忘本。

【成语】: 逐末忘本

【拼音】: zhú mò wàng běn

【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拼音代码】: zmwb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22小时前

34

痴情中人 3星

共回答了351个问题 评论

1、逐末忘本 zhú mò wàng běn

成语解释: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成语用法:逐末忘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2、弃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成语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若皮毛未得,先学术数,便是弃本逐末。”

3、弃本求末 qì běn qiú mò

成语出处: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成语用法:弃本求末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近义词:舍本求末、弃本逐末

反义词:弃末返本

4、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成语解释: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成语例子: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5、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成语例子: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21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