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 太常是什么官

白竹伴余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孤独求爱 2星

共回答了68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太常卿正三品,其余从三品。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9小时前

30

没有加自己 3星

共回答了331个问题 评论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官署名。东汉末设有侍中寺,至晋代或称为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唐代与中书、尚书合称三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其长官为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等。其下设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长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宋代沿置。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侍中职务,另设侍郎为副长官。南宋置左右丞相,省侍中或门下侍郎不置。整个宋代,门下省之主要职权为政事堂(中书)所夺。元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三》、《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职断志一》。

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本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 144)改为太常;一说西汉初名太常,惠帝改为奉常,景帝时恢复旧 称。新莽改名秩宗。东汉复称太常。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 义。

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 在的县。 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 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

7小时前

35

初秋难眠 3星

共回答了344个问题 评论

侍中:古代官名。秦汉时是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

太常: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4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