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欣赏

珴要赱了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何须自找 3星

共回答了384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钢琴与乐队)  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是格什温应保罗·怀特曼之邀作于1924年,格罗菲配器,同年由作者亲自演奏钢琴,与保罗·怀特曼乐队首演于纽约,获巨大成功,成为美国音乐史上具有美国特色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格什温也因此成为把爵士乐和交响乐作曲技法相结合的第一人。作品素材以爵士乐布鲁斯(Blues蓝调)等为基础,全曲结构非常自由,具有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特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管乐合奏曲等。  这首作品采用了类似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在结构上,它一气呵成,由四个比较突出的主题串连起来,构成了一首自由曲式的单乐章乐曲。  乐曲开始由爵士乐队常用的乐器~黑管(单簧管)吹出快速上行十七连音音阶。  这段音乐使用了黑管滑奏的方法及被称为“布鲁斯音”的降第三音、降第七音的音阶特点,又有三连音和切分音节奏的更替出现,因而呈现出浓厚的爵士音乐的风格和色彩。当这首作品第一次演出时,吹奏黑管的演奏员兴致一来,在吹那上行的十七连音音阶时,突然把一个个地吹出的音,改为连续上行的滑奏,使在场的听众大为惊叹。当时亲自弹奏钢琴部分的格什温非常满意。事后,他将这个奏法写进了乐谱。  乐曲中第二个常出现的主题最初由钢琴奏出,而后主要由萨克斯管演奏。  这是由爵士乐中常见一个音型演变来的。格什温将它搬过来,当作管弦乐作品的“主题”加以使用,凡是熟悉爵士音乐的人一听就能会意。这个主题多次由各种乐器(加弱音器的小号、钢琴、全乐队、铜管等)重复演奏。在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奏时,还特意弄出“哇哇”的声音效果,这也是爵士乐所特有的。  第三个主题是以半音环绕进行的音型为特点的。  同其它主题一样,它在乐曲中也多次重复,却从未加以变化或展开。  乐曲的这三个主题及动机在通过钢琴和乐队不断地交替演奏,将音乐推向高潮。在这过程中,有时乐队为钢琴伴奏,有时钢琴为乐队作陪衬和装饰,有时两者混在一起,它们相辅相成,如同爵士音乐中钢琴和乐队的关系一样。  与前面三个主题形成对比的是第四个主题。  这个主题宽广、抒情,具有欧洲传统音调的色彩,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  同西欧传统协奏曲一样,这首作品也有一个华彩乐段,由钢琴独自运用前面的主题材料奏出技巧性的音乐。然后乐队一齐再次重复乐曲的主题。全曲便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整个乐曲通过丰富多彩和经常变化的节奏,给人以生机勃勃、乐观热情的感受。正是这种热情,使得这首作品经久不衰。  《蓝色狂想曲》是格什温创作专业音乐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创作上的某些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旋律:他的旋律非常动听,富有吸引力;其次,在对主题、动机、短句等材料的处理方面,格什温基本上没有进行发展或展开,而是较多地进行重复,在重复中又常使音乐带有即兴的性质;在曲式结构方面,格什温运用了爵士音乐常用的自由分段的方式,各段之间,界线分明。  《蓝色狂想曲》反映了格什温的音乐同美国民间音乐、爵士音乐的血肉联系,表现出格什温的巨大才华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成为美国专业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还缺点什么??

1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