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鱼嘴是人工造还是自然形成

無銘小卒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烟味裙裾 2星

共回答了253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是人工造成的。

都江堰工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主持建造的。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王派任蜀郡太守,大兴水利,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都江堰鱼嘴即是这一时期李冰父子带人民群众修建的,为农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3小时前

9

想你我寂寞 1星

共回答了143个问题 评论

都江堰鱼嘴是人工造的。过了宝瓶口和飞沙堰就是第一道分流江水的鱼嘴。古代的鱼嘴是用砂石修建的,现在直接改成了混凝土。

1小时前

9

其实俄奈沵 2星

共回答了277个问题 评论

都江堰鱼嘴是人工构筑的,与其他构筑物一同组合成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先贤(李冰父子)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典型体现!

22小时前

50

清酒无瘾 3星

共回答了371个问题 评论

是人工修建的。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是秦始皇时期由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鱼嘴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起到分洪引水的作用,因形似鱼嘴,故名鱼嘴。

18小时前

43

陌尒宝 3星

共回答了371个问题 评论

是人工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李冰主持建造的。其中都江堰鱼嘴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起着分流较大洪水的作用。

13小时前

25

夜夜床单红 2星

共回答了8个问题 评论

人工造

都江堰鱼嘴是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7小时前

13

眞噯太少 2星

共回答了87个问题 评论

是人工造的。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1小时前

32

哝籿汏笩錶 2星

共回答了97个问题 评论

人工造的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都江堰鱼嘴分水原理: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工程构成。它们有机的组合,联合发挥了引水灌溉、排洪、排沙和减灾的巨大作用。鱼嘴与金刚堤连在一起,位于江心,它们的建造和作用与弯曲河床形态有密切关系。金刚堤实质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位于金刚堤的顶端,形如鲸鱼之嘴巴,故名为鱼嘴。

鱼嘴与金刚堤的共同作用是使岷江河床分汊,即分为内江和外江,所以鱼嘴与金刚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 从分水堤与金刚堤位于河床中心位置分析,这个堤的建造,主要是李冰利用了河流的弯道环流的科学原理形成的。如的分水堤东侧是岷江凹岸,也正是内江流经的部位,西侧是岷江的凸岸,也正是外江流经的部位。这里的弯道环流的表流流入凹岸,把凹岸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流再搬运到凸岸堆积成遇回扇,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积形成规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刚堤),泥沙在洲头不断堆积、延伸,加之人工不断对它们修筑、加固和保护,形成今日之天然——人工金刚堤和鱼嘴。

金刚堤和鱼嘴的存在,使岷江主流在此成为分汊型河床。 尤其鱼嘴的存在意义,在于发挥分汊河流的分水分沙作用,如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

1天前

46

善待啈諨 2星

共回答了92个问题 评论

都江堰鱼嘴是人工造的。都江堰是大概在公元前256年左右,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在岷江上兴建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1天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