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什么求答案

我要抱抱嘛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不安分依赖 1星

共回答了103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芦笙

苗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12小时前

27

得到珍惜 5星

共回答了5个问题 评论

是芦笙、芒筒、夜箫、箫笛、月琴。

1、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

芦笙作为一种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文山苗族芦笙分为轻音芦笙和重音芦笙两种,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的曲调深沉而洪亮,轻音芦笙则轻盈而高亢。

2、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3、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4、箫笛: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5、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

11小时前

27

你又爱谁了 3星

共回答了39个问题 评论

芦笙,苗族的传统乐器有很多,芦笙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他是西南地区苗姚彤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来传入少数民族地区,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树有歌舞之乡,芦笙之乡的美誉,芒筒,夜箫,筒筒芦生,莽筒,月琴等都是比较传统的乐器,因为他们那儿竹子特别多,大部分都是用竹筒来做的

8小时前

46

解释是掩饰 1星

共回答了139个问题 评论

1,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

2,芒筒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

3,夜箫

夜箫,苗语称“寥”,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是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它用无节的细竹管制成,管长50厘米左右,外径约11毫米,内径7毫米左右,管的下端开有4个音孔,上端为吹口,竖吹。

4,姊妹箫

姊妹箫,布依族、苗族吹口气鸣乐器。布依语称乌里乌鲁。苗语称占得息、力布 、咪咪。汉语称姊妹箫。

5,古瓢琴

古瓢琴,苗语称“格哈”,汉译为“笙瓢”。其结构简单,制作精良,古朴古拙,故称为“古瓢琴”。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乐器。

4小时前

42

尛銠厷 4星

共回答了471个问题 评论

苗族的传统乐器有芦笙、唢呐、箫笛、胡琴、月琴等。苗族在原始社会中是一个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领导的部落,这在苗族的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其中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苗族人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

21小时前

41

丅壹站詠恆 3星

共回答了313个问题 评论

苗族的传统乐器是长笛吧。

15小时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