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为什么是明代

情陷白兰地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流年繁似水 2星

共回答了256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汤显祖出生于明朝一个书香世家,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汤显祖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影响,勤奋好学。五岁时候,汤显祖进家塾读书,十二岁便能作出不错的诗词,十三岁时,从徐良博处学古文词,十四岁便补了县诸生,二十一岁时顺利中了举人。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常得罪名人。他晚年淡泊守贫,不肯浪费时间与郡县官周旋,想来他与当时讲究气节、抨击贪污腐败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也是因为自身这样的性格作风。汤显祖晚年思想较为消极,这同他潜心佛学有关,也同他辞官后长期置身于政治斗争外有关。他自称“偏州浪士,盛世遗民”,说“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21小时前

37

心跳乱了 2星

共回答了275个问题 评论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1616年7月29日于家乡逝世,享年66年。

19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