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是什么

东极度的爱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冇冇萋 3星

共回答了396个问题采纳率:97.4% 评论

有很多,但比较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是:

1.米兰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意大利米兰是的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是于1386年开始建造,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建造而成的规模居世界第二的著名天主教堂,180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就在此处举行加冕仪式。

2.花之圣母大教堂是位于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的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又被译为圣母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个教堂由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共同组成,1982年此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3.威尼斯广场是建设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交通中枢地带,长方形的广场长130米,宽75米,汇聚了意大利的五条大街,罗马最著名的文艺复兴式宫殿式建筑威尼斯大厦就位于此处,目前已经成为汇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博物馆。

4.罗马角斗场是始建于公元72至79年间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的古罗马的象征,这个整体占地月2万平方米的建筑可同时容纳9万名观众观看赛事,除去曾经是奴隶角斗场外,还是为纪念罗马帝国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所建设。

5.万神殿是始建于公元前27至25年间,由罗马帝国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为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而建造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也是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罗马著名建筑,而后在公元120年这座建筑又被重建过,历史上意大利很多著名艺术家就被葬于此处。

6.圣天使堡是位于古罗马地区最西端,又名哈德良陵墓,建于约公元139年的意大利皇家陵墓,圣天使堡现今已经成为收藏了众多雕刻作品、古代武器珍品、罗马教皇住宅家具的国家博物馆。

7.比萨斜塔会与1173年8月建设在意大利比萨城北面奇迹广场之上的意大利地标之一,就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当初这座外表呈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塔建设时因地基问题导致1178年开始发生倾斜,斜塔之名也由此而来,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这个广场虽然叫西班牙广场,却是因此处是旧时西班牙总督旧址而得名,实际位于意大利罗马三一教堂,这个广场中包含有总督邸宅、花园、西班牙拱门、巧克力屋等建筑物,其中位于中央的巴洛克式喷水池,成为每年夏日年轻人的避暑胜地。

9.圣十字教堂这个于1294年开始设计建造,并于1842年增建了哥特式钟楼的哥特式建筑,在这个整体呈埃及人十字形状的教堂中竖有一些重量级名人的纪念碑和陵墓,内部由3个纵厅、1个圣坛、10个礼拜室共同组成。  

10.

罗马古城是的名誉建城者罗慕洛,备受西方学术界重视的古罗马的都城,因内部包括了卡皮托利、帕拉蒂诺等七个山丘而又被人们称之为七丘之城,其中包括了罗马广场、罗马皇宫和地下墓窟三大建筑景观,英国《每日电讯报》将其称为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11小时前

50

颓废旳高貴 3星

共回答了334个问题 评论

罗马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殿,许愿池,威尼斯广场,圣彼得教堂,佛罗伦萨乔托钟楼,圣母之花大教堂,威尼斯叹息桥,圣马可广场,庞贝古城遗址、古罗马竞技场、比萨斜塔、米兰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另外,在意大利的国中国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还有圣彼得大教堂。

9小时前

38

唍媄落募 2星

共回答了227个问题 评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15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地区。这种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整体的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之上。如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结构;窗户和门为方形或半圆拱,不再是尖拱形;空间不再用装饰性图案和镶边塞满,而是让它空着。它给人以朴实大方、简洁和谐的感觉。而哥特式风格于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但这种风格主要涉及意大利北部地区(如米兰大教堂),而对中、南部则影响不大。文艺复兴之前,哥特式建筑在欧洲许多地区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为修建的教堂是尖拱顶、尖拱门、外墙有许多垂直的线条和尖拱券、镶嵌着彩色玻璃的花窗,造成一种“仰望天国”的神秘感。最早使用“哥特式”这个词的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它有“野蛮的”的含义,是对无规则的建筑的“谴责”。认为“哥特式”建筑是神权统治的象征,在结构上缺乏稳定感。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的人们开始寻求人们的“天堂”。人们希望有一种更适合人们居住、体现为人服务的建筑。这样,简洁和谐的文艺复兴风格逐渐压倒了装饰繁锁的哥特式风格。

崇古和创新

引起这场建筑上革命的带头人是布鲁内莱斯基。他善于吸收古罗马、拜占廷、哥特式建筑的优点,结合佛罗伦萨当地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和育婴堂等建筑的建造,第一个创造了文艺复兴的建筑新风格。古罗马的露天剧场、引水渠、万神庙、斗兽场、凯旋门、图拉真圆柱等,这些残存的古迹引起人们的思考和模仿。布鲁内莱斯基前往罗马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如学习如何区别简朴的多立克柱式、秀丽的爱奥尼亚柱式和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并参照万神庙圆顶的结构,解决了当时修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的技术难题。这个圆顶离地面有115米,内径达42米,具有优美的曲线。八根大肋拱的白色肋线,配合红色的圆顶壳面和蓝天白云,给人以庄重、和谐的感觉。这个圆顶建成之后,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人们把这个教堂的建成作为文艺复兴建筑开始的标志。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建筑还有圣洛伦佐教堂和帕齐小教堂等。

继布鲁内莱斯基之后,意大利又出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家,如修建“卢切莱依宫”的阿尔伯蒂、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布拉曼特、设计罗马“法尔涅塞宫”的米开朗基罗和小桑加罗、设计“马达马宫”的拉斐尔、设计维琴察的“圆厅别墅”的帕拉迪奥、设计威尼斯“圣马可图书馆”的桑索维诺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崇尚古典的道路上比其他艺术走得更远一些,如柱式体系的广泛应用和恢复古代艺术的图案(裸体小孩像、带罗马皇帝侧面像的圆形浮雕、花叶、瓶罐以及古代的武器和战车图案等)、结构(如圆拱)。阿韦利诺曾说:“谁在建筑中沿用古代的风格,就正如文学家们力图重现西塞罗和维吉尔的古典风格一样。”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如透视法和严格比例关系的运用。布鲁内莱斯基本人就是透视法的发明者。这种方法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绘画、浮雕模式,对建筑也带来深刻的影响。那时,关于建筑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据说,佛罗伦萨修建圣玛丽亚大教堂时,全市许多市民都参与正面图的设计。因为这个建筑物的形式关系到所有人。那是一个思考、讨论和理论上形成的时期,例如有人发表《论神圣的比例》的文章,强调所有技术工程必须遵循数学结构的重要性。建筑师为了在投标中获胜,他必须向他的广大公众阐述他的“科学”方案,和说明人们能从他的方案中受益。

人文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分不开。1414年,人文主义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发现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维奥的著作《论建筑》手稿。维特鲁维奥认为,建筑是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精密科学,并介绍了有关修建神庙、剧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术。但人们在学习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难,阿尔贝蒂据此并结合他的研究写了《建筑十书》,对后世影响甚大。阿尔伯蒂认为,建筑所追求的美并非神秘之物质,它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比例关系求得,美在于各部分的和谐。1468年蒙费尔特罗的君主多维科说,建筑学“是为我们赞赏与珍视的最确定和伟大的科学知识”,因为它以算术与几何学为基础。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表现。带古代装饰风格的建筑,它的基础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进程。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这个词几乎是个象征意义的词汇,它并不局限于指一种职业,而可以泛指以某种方式能遵守数学的程序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建筑师是用数学武装起来的科学——艺术家,是为了征服自然的高水平的“艺人”。贾诺佐·马内蒂在他的著作《论人的尊严和卓越》中说,人的伟大表现在他有建设的能力,人们赞扬建筑师的工作,因为他们表现了人类精神的崇高,通过理智的完美实践,人变成了“尘世间的上帝”。人们在恭维一位君主或统治者时也常常称他为“建筑者”。建筑师作为人们模仿的范例,其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他可以平等地同君主商谈,如何建设城市。当时人们认为,对建筑师的尊敬不仅涉及建筑问题,还表示提倡科学。人文主义者认为,艺术首先赞美的是人的伟大,而不是神的万能。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方面,如收容弃婴的佛罗伦萨育婴堂就主要服务于市民,并为人们提供舒服的庇荫处,他们可在柱廊内交谈、聚会,甚至从事商业活动。在陵墓建筑方面,在中世纪由于人们最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在坟墓建造中多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而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则大大减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

6小时前

1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