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乐业天坑是怎么样形成的

习惯用右手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说给左耳听 4星

共回答了400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广西乐业天坑的形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乐业地区是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符合“岩体必须是可溶的”这一天坑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二、乐业附近的地质构造是很少见的“S”形旋扭构造,而乐业天坑群正处在“S”形旋扭构造的中部,这种特殊的构造,使岩层产生了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

第三、乐业充沛的降雨,是形成天坑的最活跃因素,雨水沿裂隙溶蚀岩体,形成地下水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下河,由于地下水长时间对岩层的不断侵蚀、搬运,逐渐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壳运动时,整个岩层垂直塌陷。

第四、乐业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挤压抬升的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表不断往上升,而地下河系统不断向下侵蚀,才会使天坑越来越深。

8小时前

39

丿无影侠 3星

共回答了393个问题 评论

天坑的形成必须有3个必要条件:碳酸盐岩、地下河和地壳震荡作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乐业有大片石灰质地质,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毫米。雨水降落在石灰岩地面后,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由于石灰岩具有溶于水的特性,地下水夹杂着溶解的石灰岩质,一路溶蚀四壁,并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了大型的溶洞。溶洞的洞顶在重力和地壳震荡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在地表与地下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下,漏斗越来越大,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坑。  像大石围这样的天坑至少已发育了近40—50万年,约有0.5—0.7亿立方米的物质被地下河河水带走,才能形成今天如此雄奇的天坑奇观。发现天坑底部的一面都有一个地下洞口,洞内有地下暗河相通。乐业天坑群地下河的流域面积达830多平方公里,正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地下水系,才使天坑不断得以发育、变大。  广西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地区,各地气候相差也不大,为什么仅乐业形成众多的天坑?对此专家推断,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据地质资料表明,乐业县的地层呈“S”形旋扭构造,天坑分布的地区正处于旋扭构造的中部。这个地区在地壳震荡时发生的张力最大,形成拉张裂隙,把岩石切成纵向的块状结构,在水蚀的作用下,裂隙部位不断发生垮塌,形成天坑。这一推断解释了与乐业邻近的具有同样地质条件的凌云、田阳、西林等县没有出现天坑的原因。  据了解,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国、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少数国家。朱教授认为,乐业天坑与别的天坑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洞穴大且深,已形成坑群,而且底部有植被,这些特点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6小时前

30

涩你敢咽么 2星

共回答了270个问题 评论

天坑的形成必须有3个必要条件:碳酸盐岩、地下河和地壳震荡作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乐业有大片石灰质地质,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毫米。雨水降落在石灰岩地面后,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由于石灰岩具有溶于水的特性,地下水夹杂着溶解的石灰岩质,一路溶蚀四壁,并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了大型的溶洞。溶洞的洞顶在重力和地壳震荡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在地表与地下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下,漏斗越来越大,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坑。  像大石围这样的天坑至少已发育了近40—50万年,约有0.5—0.7亿立方米的物质被地下河河水带走,才能形成今天如此雄奇的天坑奇观。发现天坑底部的一面都有一个地下洞口,洞内有地下暗河相通。乐业天坑群地下河的流域面积达830多平方公里,正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地下水系,才使天坑不断得以发育、变大。   广西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地区,各地气候相差也不大,为什么仅乐业形成众多的天坑?对此专家推断,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据地质资料表明,乐业县的地层呈“S”形旋扭构造,天坑分布的地区正处于旋扭构造的中部。这个地区在地壳震荡时发生的张力最大,形成拉张裂隙,把岩石切成纵向的块状结构,在水蚀的作用下,裂隙部位不断发生垮塌,形成天坑。这一推断解释了与乐业邻近的具有同样地质条件的凌云、田阳、西林等县没有出现天坑的原因。  据了解,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国、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少数国家。朱教授认为,乐业天坑与别的天坑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洞穴大且深,已形成坑群,而且底部有植被,这些特点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3小时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