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见的典故是什麽

对爱失望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回不回懂 3星

共回答了382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图穷匕见的典故出自于荆轲刺秦的故事。秦虎视眈眈,眼看燕国不保,燕太子丹派侠士荆轲刺秦。

荆轲携带燕地的地图假意进献嬴政,当地图展开到卷末的时候,匕首赫然在目,荆轲抓起匕首刺杀秦王。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荆轲的这种为国为君的勇气与忠诚,后人赞叹不已。

11小时前

25

為伱變傲氣 2星

共回答了61个问题 评论

   图穷匕见的典故应该是荆轲刺秦王。在战国末期,荆轲受燕国太子之命,来刺杀秦王,在刺杀之前,特意假扮使者来给秦王上地图,让秦王观看,就在秦王一点点抽出地图的画册,马上就要抽出全图时,在地图卷纸的最里层,突然有一把刺客用的匕首。于是荆轲便拿这把匕首来刺杀秦王。而这刺杀过程就叫图穷匕见。

9小时前

2

姠嵗仴問恏 2星

共回答了96个问题 评论

成语图穷匕见的典故出自太子丹表面为交好秦国,派荆柯献燕国地图,在地图里藏 匕首,准备谋刺秦王。

荆轲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匕首。

荆轲见匕首露出,急忙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七首便刺。

旁边的医生夏无且抓起药袋投向荆轲,使秦王抽出剑刺中荆轲大腿失去战斗力。荆轲刺秦失败,自己被杀。

6小时前

24

大臉貓 3星

共回答了39个问题 评论

是战国时燕国太子丹为刺杀秦王的故事,即荆轲刺秦王的典故。燕太子为达到接近刺杀的目的,以送给秦土地献上地图的手段,在秦王翻看地图到最后露出匕首进行刺杀。

2小时前

44

有你在真好 1星

共回答了162个问题 评论

答:战国末年,秦国已经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当时,秦已经灭了韩,赵两国,燕国块定挺而走险,派荊荷带着燕督亢地图,把匕首藏在里边刺杀秦王,见到秦王时把地图完全展开时,匕首就露岀来了,荊荷抓着匕首向秦王刺去,虽然没有成功,但这个典故还是流传下来。

23小时前

42

絕世戀 2星

共回答了206个问题 评论

典故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图穷匕见,汉语成语。拼音为tú qióng bǐ xiàn。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出自《战国策·燕策三》。

17小时前

44

一格子阳光 2星

共回答了218个问题 评论

图穷匕见的典故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事情时,到了最后步骤发现没有办法完成或是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拿出匕首来解决问题。
 

原因:这个典故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其中秦国的使者被赵国围困在一个城市里。
 

在获知敌人士气低落之际,他忽然拿出了一面镜子和一把匕首,照着镜子假装在进行剃头后使用匕首自杀,使得赵国军队相信他会用匕首自杀而不会被俘虏,于是赵国放行了他。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个人可能需要冒险采取某些不寻常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延伸内容:这个典故常常被引用来形容一个人走投无路时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学会预估情况,做好规划,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这个典故也意味着在处理问题时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免做出冲动的决定。

11小时前

47

茈女孓 1星

共回答了112个问题 评论

“图穷匕见”是源自于《晋书·刘毅传》的典故,原文是“破釜沉舟,斩木为兵”。传说刘毅与敌方作战时,一时无法取得胜利,于是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下令将锅都砸烂丢入河中,木筏也一起烧毁。这表明自己无退路,只能与其战斗到底,从而士气大振,最终战胜了敌人。

后来,这个成语就演变为“图穷匕见”,形容处境危急时,人们不得不采取冒险的举动,以求翻盘,也比喻事情到了最后,真相就会显露出来,被欺骗的人也会认清现实。

3小时前

37

个回忆 2星

共回答了73个问题 评论

      图穷匕见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也记录有同样的故事。《战国策·燕策三》载: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行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到了秦王座前,慢慢把地图展开,最后露出匕首。后人就用“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终于露出了真相或来意(穷:尽;见:同“现”,显露)。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也作“图穷匕首见”。

1天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