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提问的5个技巧

小天使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颜麻麻 3星

共回答了321个问题采纳率:93.4% 评论

1、提问要精心设计

教师对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性,蕴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和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目的。

(1)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

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能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到精彩的问题空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设问还要抓住教材的关键,于重点和难点处设问,以便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为保证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提问要做到:直截了当、主次分明、围绕问题、范围适中、语言规范、概念准确。

(3)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在设计问题时,要融情于问,具有启发性。例如,“养花都需要什么条件 ?”这样的问题就不如改为“给你一粒花籽,为了能让它开出美丽的花朵,你需要为它创造哪些条件呢 ?”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最好能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教师要不落俗套,善于变换提问角度,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让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学习“热传递”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包着同种纸的木棒和铁棒,同时放在火上烧,问哪个棒上的纸先燃 ?”木棒、铁棒、纸、火都是学生熟悉的物体,但在这里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学生仍有新鲜感,仍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5)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要求:问题的难易要适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面向全体学生,使多数学生参与其中,适当兼顾“两头”,并考虑某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

(6)问题设计要有顺序性

即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对问题进行设计,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然后是分析综合性问题,最后是创设评价性问题。这样安排提问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7)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就是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问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继续探索学习下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

(8)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就能得出答案,而是要经过探讨、合作、思维,最终得到解决。问题要落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发出挑战。让学生感觉到问题很熟悉,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无法解决,学生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协商,再加上教师的启发、点拨、提示,最后完成这一问题的认识,而且有的同学还能提出比较新异的想法。

5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