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十大特征

浪的像狗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亲昵挽臂 4星

共回答了451个问题采纳率:97.4% 评论

  1、气温降得快,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C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2、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C以上,海南更高,在25°C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C~20°C,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C,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C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C以下了。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①寒露节气的由来: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②寒露养生小常识:

  穿着别露脚: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饮食多滋阴: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9小时前

45

笑得张狂 3星

共回答了333个问题 评论

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1.中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是“露冷,到了中秋时节寒露的时候就会凝结成霜”。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下降。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低于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汞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温度可以降到10℃以下。

2.寒露季节是钓鱼的好时机,因为进入“白露”后,天气逐渐降温,水温降到了鱼最喜欢的温度。这时,饱受夏日苦的鱼儿又开始活跃起来,游来游去觅食。尤其是在“寒露”和“初霜”节气的深秋,鱼为了填饱肚子过冬,储存食物更加贪吃,容易被捕获。

3.寒露升至顶,露水增多,温度降低。这个时候,中国的一些地区会有霜冻。北方已是深秋,白云红叶,偶有早霜。南方在秋天也越来越强。

7小时前

6

看的很淡 1星

共回答了159个问题 评论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寒露节气的早晨,我们都可以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晶莹的露珠,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露水已经是非常寒冷的了。也许有身在南方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南方的早晨没有露水,这个原因很简单,二十四节气出自黄河流域,这个时候,江南以南的地区温度还偏高,也不会太冷。

4小时前

49

初见尤怜 4星

共回答了422个问题 评论

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特征如下:

1.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

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

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

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2.寒露的天气特点:气温下降快,气候差异大,寒流频繁。

1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