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传媒刘流简介哪里人

别与他归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借口都没有 1星

共回答了145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刘流,是一位影视演员。原名刘延宾,黑龙江哈尔滨市人。

曾八次登上央视春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的小品《火炬手》。

刘流还是一位国家一级演员,师承相声演员赵春田,现任本山传媒副总裁。

19小时前

27

伊人何时归 5星

共回答了55个问题 评论

刘流,著名笑星,影视演员。原名刘延宾,黑龙江哈尔滨市人。刘流曾经八次登上央视春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 著名演员刘流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的小品《火炬手》。刘流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师承相声演员赵春田。现任本山传媒副总裁。

17小时前

10

我在爱 2星

共回答了254个问题 评论

韩山童,(?-1351),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 原为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其祖父为白莲教主,被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韩山童继续宣传白莲教,倡言 “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刘福通等宣传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

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元政府征民夫15万,在戍军监督下治河。趁此机会,韩山童与刘福通等鼓动治河民夫起义。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元王朝残暴统治,聚众宣誓,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举行起义。起义军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后被元统治者察觉,韩山童被捕牺牲。

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武安(今河北武安)。后刘福通再次起义。

一、黑旗军领袖、民族英雄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本名义,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军”。

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法国的压力下,于1885年4月到6月,连颁九道上谕,以“赏给依博德恩巴图鲁名号,并赏给三代一品封典”为诱饵,诱逼刘永福回国。

10月,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下令将黑旗军裁减大半,只留1200人。1886年4月,任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此后,黑旗兵又被历年裁撤,最后只剩300余人。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同台湾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

8月,刘永福率两营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令移驻台南,将所部增至八营,仍称黑旗军。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6月初,日军由三貂角澳底登陆进逼台北。刘永福在台南草拟了《盟约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

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6月7日,日军陷台北,6月28日,台湾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刘永福不受,仍以帮办之职,入府城领导台湾人民抗战。将全台各军,及各地义军百数十营,分别调遣巡防各要隘,并派人接替“内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职务,积极领导全台的抗日斗争。

  日军占领台北后,随即南下入侵新竹。刘永福令副将杨紫云统领新楚军会同台湾生员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领导的台湾义民军与日军相持月余,大小二十余战,歼灭大量日军。8月初,黑旗军联合徐骧等义民军会攻新竹,连获大捷。8月23日,日军大举反扑失败,吴彭年率黑旗军穷追不舍。

刘永福闻讯,急电各营:“胜不可恃,恐防倭人由僻径渡大甲溪”。并急令忠满等率数营星驰赴援漳化。果不出刘永福所料,忠满还未到彰化,大甲溪已失。吴彭年率军退守彰化城北八卦山。28日,日军大举攻山,吴彭年、吴汤兴阵亡。黑旗军精锐七星队300余人奋战牺牲。

八卦山、彰化失守。继之,云林、苗栗亦陷。日军进逼嘉义。在此危急关头,刘永福“亲赴嘉义前敌诸营,指授兵机”。又令部将王得标守嘉义城,令部将杨泗洪节制前敌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组织进攻。各路义军密切配合,连获大捷,相继收复云林、苗栗,进至彰化,军威复振。

但此时,台湾抗战各军饷械均已告謦,刘永福派人回内地筹饷,仅敷前营伙食,后来连伙食也发不出。刘永福悲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9月11日,日军增援台湾的第二师团到达台北,在海军配合下,大举南犯。10月9日攻陷嘉义。10日和11日,日军在布袋嘴和枋寮登陆,分兵进逼台南。

15日,日舰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派其子刘成良率军抗击。守军饥甚馈散,刘成良退守台南。这时,刘永福曾写信给桦山资纪,“建议息兵”,“希望和议”。但被拒绝。

  10月18日,刘永福召众将会议,商议战守之计,未得结果。当天,守军无食,大部溃散。

19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自登台发炮,毙敌甚多。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土匪蜂起,秩序大乱,刘永福想回城内,部将劝阻:“军心散矣,各路倭兵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椎胸,呼号恸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遂密乘英轮“多利士”号退回大陆。

21日,日军占领台南。至此,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战宣告失败,台湾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在外无救援,内缺粮饷的极其困难局面下,坚持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了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侵台日军共5万人,因伤亡和疾病减员达三万两千人,其中在台丧命者4600人。

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也被台湾军民击毙。

  刘永福内渡后,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1911年广东独立后,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辞职回籍,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 年1月,病逝于家,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编辑本段]临终遗言

  1917年 刘永福临终遗言

  予起迹田间,出治军旅,一生惟以忠君爱国为本。无论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图报称。故临阵不畏死,居官不要钱,虽幸战绩颇著,上邀国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职,居武臣极地,亦可谓荣矣。

然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现今国事日危,外强虎视,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计,任选贤将,练兵筹饷,振起纲维,各省督军不知和衷共济,竭力为国,以救危亡,因循坐误,内乱交作,蛮夷野性,必乘机入寇,割据瓜分,亡国奴隶,知所不免。

吾今已矣,行将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统师干,削平丑类,以强祖国。儿曹均已成立,各宜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投军报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若不能见用于时,亦宜将于之遗嘱,遍告当轴名公,求其人告大总统,务以尊贤任能为急务。

远小人,贱货色,严边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揽智谋健将;惜民力以裕财源,养民气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则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围而不敢抗。如是,则国基巩固,国势富强,吾虽死,九泉之下,亦将额首而颂太和。

14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