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留名草过留春

無所謂的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我等你不离 4星

共回答了447个问题采纳率:98.4% 评论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任何人都渴望收获好评,留下好名声,这属于自然而然的思想追求。究竟怎么追求好名声,怎么对待好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

春秋末期,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奴婢的百姓,官方都颁发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孔子听说了,就指责道:“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有一次,子路救起了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头牛作为谢礼,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据《世说新语》记载,晋朝张翰不拘小节,做事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及别人的议论。有人对他说:“你这样放纵,只为一时快乐,就不想为死后留名吗?”张翰回答道:“身后浮名,不如眼前的一杯酒。”

与张翰比,现代人似乎更看重身后浮名,可惜,代价要比古人沉重得多。人,如果名声与成就不匹配,一旦离开相应的位置,所谓的“名”,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被人遗忘。

钱锺书先生八十高龄时,所在的单位要给他祝寿。钱先生说:“增一岁当然可以贺之,减一岁则应吊之。”言下之意,如果年高可喜可贺,年轻则可凭吊了。钱锺书一生最厌浮名虚誉,以逃避名流聚会为乐,他拒绝做寿的一番话,透出返璞归真的幽默,也是不为虚名所累在现实生活中的最直接体现。钱锺书先生淡泊名利,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被采访,拒绝各种社会头衔、各种学术会议。他只想不被干扰,只想安静,只想潜心做自己的研究。

《逍遥游》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烛火还不熄灭,它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果成为国君,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却还占据其位,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

许由答道:“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如果我替代你,我是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要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的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显然,名誉有虚实之分,有些人的名誉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得一虚名,招摇过市。终有一日,这种虚名就会被人戳穿而狼狈不堪。比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这种代表人物了。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他的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他也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做人应不为名誉、金钱和地位所累,则人间自有逍遥在。那些品格修养极好的人,由于明白为人处世的最高道理,所以,在他们看来,名利皆是虚浮之事,也是身外之物。

9小时前

21

梦魇清影 1星

共回答了155个问题 评论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摘自《增广贤文·下集》解释:人虽然走了,其名却让人难以忘怀,如同大雁飞去,留下其鸣之声。

7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