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的尾部发声原理是什么

訁尛羙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心不正 1星

共回答了103个问题采纳率:97.4% 评论

响尾蛇种类较多,体长一般1~1.5米,最长的可达2米,是一类毒性很强的蛇。

它们的尾巴虽然与其他蛇类不同,但也不是生下来就具备音响器的。

刚孵化出来的响尾蛇,尾巴的末端很像纽扣,响尾蛇必须蜕皮才能生长,每蜕一层皮,响尾蛇尾部留下一条角质环,成年响尾蛇尾的末端有一串角质环,是多次蜕皮后残留下来的角质化表皮。

这种角质化表皮围成了一个空腔,空腔内又由角质化表皮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也就是两个空气振动器,当响尾蛇的尾部一晃动,在空泡内便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往返振动,空泡就发出“嘎啦、嘎啦”的响声

1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