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阙歌中的 阙 读音是什么

我伤有谁陪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繁華落盡心 2星

共回答了76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què第四声,

“阙”,普通话读音为jué、què、quē。阙的基本含义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引申含义为过错;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姓。

在日常使用中,“阙”也常做动词,表示毁伤,如阙翦。

2小时前

38

說濫了的愛 4星

共回答了440个问题 评论

《千千阙歌》中的“阙”读què。“阙”还有另一读音què。

[ quē ]的解释:

1、过失;疏失:衮职有~。

2、同“缺”。

组词:宫阙、阙如、城阙、魏阙、天阙、阙疑、严阙

[ què ]的解释:

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伏~(跪在宫门前)。

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3、姓。

组词:瑞阙、阙少、鹤阙、断阙、帝阙、荒阙、圮阙

扩展资料:

1、阙如[quē rú]

(存疑则)不说或不写。《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2、阙疑[quē yí]

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作臆断。《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3、严阙[yán quē]

庄严的宫殿。借指朝廷。

4、宫阙[gōng què]

帝王所居宫殿的总称。阙(què)。

5、城阙[chéng què]

城门两边的望楼。引申为京城,宫殿。阙(què)。

1小时前

16

被我占据 1星

共回答了192个问题 评论

千千阙歌中的“阙”读音是què。

阙,中国罕见姓氏之一,做姓氏时读作(què),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南、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台湾等地,海外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外族用此字作姓氏和译音的情况多有记载,详见阙姓。

阙,是关于道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关于范畴的概念,阙是一种建设在道路之上的门类示意物,用来表示由此而始,行者行将进入一个“规定了的区域”,在今天的河北及很多地方,我们还可以看到阙的实物形态,比如讲一个村子的道路的并没有门的“门楼”、进入一个特殊区域的“牌坊”(在老北京的街道原来有很多实体),它是可以是文化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性的、种种规范性的规范的最外最远的标示物,比如我们身体的手指末端、我们的鼻子尖,就因此都可以被赋有了“阙”的意思。

皇宫门口的阙,也叫象魏,远古时用于颁布法令之地,是古代宫廷等大型建筑入口入竖立 的双柱的名称。东阙叫苍龙阙;北阙叫玄武阙。

不做姓氏时,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阙为入声字,《广韵》等韵书皆注为去月切,现存què、quē两音,做姓氏时也有将阙姓注为quē音的,台湾的《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学术网络版第四版是将之规范为què姓,大陆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也是如此。

扩展资料:

一般含义

阙 读què时是姓氏,不做姓氏时,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读jué时有去除,挖掘,毁伤的意思。

<动> 去除 [remove] 。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挖掘 [dig] 。

若阙地及泉。——《左传》

毁伤 [damage]。如:阙翦(削弱,毁坏)。

另见quē;què 。

阙  quē

<名>

缺点;错误 [fault;slip;error] 。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先是雷震景德门,公(袁可立)上疏陈阙政。――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豁口,空缺 [gap] 。

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又如:阙陷(凹陷)。

也指职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额 [vacancy]。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阙(què)姓

主要渊源

汉族:

阙姓据考证始祖为弁公,生于周灵王时,为夏朝大夫关龙逢后裔,因逃难避居山东曲阜阙里,乃以地名为氏,后繁衍于下邳,遂以此为郡望,再往中国南方各处拓展居住。

少数民族:

鲜卑有“阙机氏”、“阙居氏”等官,其后裔入中国后,以阙为姓。

突厥人阙特勤,东突厥贵族,其后裔入唐后汉化,以阙为姓。

补充:

通假字,傕(jué)(què),通“阙”,姓也 ——《康熙字典》

详见阙姓。

22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