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到底是什么病

于你而言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倦了风物 4星

共回答了4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荨麻疹作为一种“耳熟能详”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再加上它反复出现的“特性”,困扰着我们身边的部分人群。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并不是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而应该是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与之有联系的可能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中Th1及Th2比例的失调。

同时,慢性荨麻疹症者机体内存在Th2反应亢进及Th1功能下降,从而加速体内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最后过敏原或肥大细胞表面的IgEFc受体会与IgE相结合,使自身活化产生造成荨麻疹的炎症因子。

因此减少人体内Th2以及IgE的数量是关键。那我们应该去哪里找Th2和IgE呢?肠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栖息着大量微生物(每克肠道内容物约含1011~12个),我们出生后即受大量微生物抗原和食物抗原刺激致肠黏膜淋巴细胞被激活,进而使全身免疫系统趋于成熟。

研究表明,Th2为主的细胞诱发的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而人出生后正常肠道菌群的快速建立可下调Th2免疫应答,减少过敏症的发生。因此利用抗过敏益生菌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稳定免疫系统是关键。

2009年HougeeS.等利用5-8周龄的雄性小鼠进行试验。实验用卯清蛋白致敏,持续一周;在开始致敏后的第28天开始给予其益生菌灌胃,每种菌灌胃剂量均为1×10CFU/d直到第42天结束。

结果显示:采用的抗过敏益生菌中短双歧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可以减少卵清蛋白特异性IgE和IgG1的量,同时植物乳杆菌还可以减少实验动物血液中IL一4、IL一5和IL—l0的量,短双歧杆菌减缓了皮肤对于卵清蛋白的过敏性反应程度,这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减轻过敏症状的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理论、实验的发展,人们对益生菌作用的认识不仅仅再停留在能够帮助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益生菌,特别是抗过敏益生菌,还能够帮助减少人体内Th2以及IgE的数量,帮助稳定易过敏人群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荨麻疹的发病率,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以上仅代表蒙佩尔兰观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利敏舒提醒您,益生菌虽对健康有益,但也要谨慎对比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凤英,鲁鹏,蓝晓慧,傅思武. 益生菌辅助防治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物杂志.201406032

[2] 吴江,吴正钧,郭本恒.益生菌辅助防治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3-02-015

16小时前

48

網絡的虛僞 4星

共回答了467个问题 评论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5.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6.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7.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14小时前

1

正装晚宴 1星

共回答了107个问题 评论

荨麻疹一般都是过敏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一种皮肤过敏性的疾病,一般会导致皮肤出现瘙痒,也会呈现出风团,颜色有些是苍白色或者鲜红色,以及皮肤色等等,少数患者会出现水肿性的红斑,而且出现的风团的大小和形态都是不一样的,可以采取抗过敏的药物来治疗。

11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