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南岳 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此心戥减退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再會了怪人 1星

共回答了197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西汉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

生前温恭谦和,在国国容,在军军容。死后归葬茂陵,千载之后残碑破败,无人问津。

他是武帝一朝人臣之首,群臣皆下大将军;他和皇帝互为姐夫小舅子;他的命运传奇跌宕,从最下贱到万人之上的尊贵;他一生做人做事无有污点,却因外戚身份被后世士大夫多加贬损。

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历来位高权重影响一朝的人物,大都有不少轶事记载流传,卫青却不然。他是完美的人臣,甚至可以说是个孤臣,他不养士,无门客,不朋不党,是以“天下毋有称焉”,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按部就班平淡乏味,但依稀可窥卫青是个极其有趣的人。

这里的有趣并非情趣之趣,而是说他的行事性格鲜活可爱。后世谬解他,说他一味柔和媚上,说他小心翼翼温顺懦弱,实在是误会了。卫青并不是这种木头奴才式的人物,相反,他是个很有主见,有行动力,不交朋党却能让公孙敖甘冒得罪权贵皇亲的风险去救的人;是一身在朝便足震慑淮南之谋不敢稍动的人。读他要细细地读,读懂了,就会像我一样敬慕中夹杂莞尔,自古以来强大的人物都像太阳般熠熠灼目,卫青却如平缓的深湖,是旷野不息的风,他没有锋芒,他强悍而平静,淡泊而温柔。

卫青之母卫媪女士是西汉英雄母亲,人家才是女权先锋优生优育。一个平阳侯府的婢女,七个私生子。长子卫长君英年早逝不提,长女卫君孺与太仆公孙贺有私,二女卫少儿先通霍仲儒,这一通可不得了,生了个爹不认的小娃娃,就是霍去病,顺带捎来一位给西汉续命的霍光;三女卫子夫,歌女到皇后,椒房三十八年霸天下的传奇;再就是我们的大将军卫青;以及幼子卫广,中郎将,平南夷征昆明。卫家的女人个个彪悍,未婚私生毫不含糊。所以我说卫氏肯定不是一味柔顺的脾气,相反,应该是外表温和内里刚烈。君请看卫子夫,被幸后一年无宠就敢自请出宫,头脑何等清楚做事何等果断;提醒太子据提防苏文,见事敏锐;为子借兵,事败果决自尽,不给人攀诬要挟太子的机会,相比之下蹉跎长门的陈氏废后和被宣帝两番羞辱才被迫自尽的霍成君真是徒有家世。

扯远了,说回卫青。卫青的生父是郑季,一个小吏,与卫媪女士干柴烈火以后有了卫青,然后表示sorry我有妻室这个孩子我不管养。卫媪女士当然是不干的,按照西汉当时的法律,婢生子长大还是奴婢,但跟着爹就不一样了就可以摆脱奴籍,于是卫青被郑季带回了郑家。郑季夫人对着这么个外遇产物那必然是恨得眼内出火呀,小卫青在郑家遭遇了非人的虐待,史书记载是被郑家人“奴畜之”,就是像对待牲口那样对待小卫青。而郑季这个爹做了什么呢?从后来卫青不堪虐待逃出郑家来看,郑季应该是袖手旁观了这种虐待。

小卫青没在虐待中长成一位志在报复社会的扭曲青年,相反,他平步青云贵震天下以后也没有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只是无视了那曾经折辱过他的所谓家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看淡人生兴衰荣辱,但这时我们所能知道的,就只是一个小孩子,因不堪嫡母兄弟的虐待和生父的冷漠,自己一个人从山西临汾走到西安,去找娘。那一路的艰苦与孤独,算算年纪他还是个小学生,小小的卫青是怎么支撑下来的?谁也不知道。

找到娘以后的卫小青就像小鸟儿找到了窝,过上了一段幸福安稳的生活。虽然为人奴婢肯定不好过,但他有了娘,有哥哥姐姐,还有一个肉嘟嘟的小外甥去病,这种温暖和郑家相比当然是天堂地狱之别。之后卫青抛弃了“郑”姓,正式跟母姓卫。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小孩子,平阳侯府养着他能干吗呢?还是有用的啦,他长得好看呀。这个是我玩笑,卫青的相貌史书上并无记载。这一时期他在给公主做“骑童”,就是当时勋贵流行的找一些精神体面的小孩子在车驾前开道,有朋友说就是“看板郎”,充门面的。他妈一把年纪还能私通出卫步、卫广,三个姐姐撩到的汉子一个比一个牛逼,从太仆到陈平的曾孙再到当朝天子,他自己还是给公主充门面的,长相应该还是可以的。再然后就是少年天子,十八岁的刘彻与卫子夫传奇的邂逅,从此卫家开了挂,走上历史著名外戚家族的道路。

刘彻也是挺有趣的,带走姐姐不算还要带走弟弟,明明卫子夫有同母哥哥卫长君更适合去宫里做事啊。这时的小卫青最多也就是十三四岁,也许刘彻就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出了一些不一般的潜力?但他当时应该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安静骑奴,以后会为他和抚四夷,助他布威广德,让他的光荣与梦想深深刻进一个民族的名字里,千千万万年不蚀不灭。

小卫青开始了他的国家公务员生活。他初进建章营只是个无名小卒,卫子夫被野猪拱了以后就丢脑勺后去了,卫青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时年尚小的他应该也没什么能力,但神奇的是,一无所有的他在建章营却结交了一帮比他年长的死心塌地的朋友。

命运的转机还是肇因于卫姐姐,入宫一年后这个神奇的女子自觉承宠无望,竟然借着放出宫女的时机求请出宫。你把我弄进来又把我晾着,我还不如回家嫁人呢!卫姐姐耿直的思路可以说是相当清纯不做作,被陈氏折磨的精神衰弱的刘彻当即被击中了,虽然这个击中刘彻的点我也很费解,但卫姐姐之后就开始了十数年的宠冠后宫。好吧,肤浅一点,也许只是因为一年之后,卫姐姐被宫里的水土养的更加美丽了。频频承宠后卫姐姐怀孕了,刘彻高兴啊,卫子夫这一怀孕,扣在他头上多少年“不能生”的压力可就全转移到陈氏身上了,他野猪在“能力”方面可算是清白了。但刘彻这一高兴,有人却不高兴了,不高兴的这二位正是陈皇后和她的母亲,刘彻的姑母馆陶长公主。她俩一合计,这小贱人还得了?不整治整治还不要上天了?她们合计之下的结果是,雇人绑架了卫青,要杀掉他。

我有个朋友和我说这二位大姐的脑回路让她无法理解,刘彻睡的是卫子夫,怀孕的是卫子夫,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转找政府,要么去抱着刘彻大腿撒泼“你给我离那个小贱人远一点”要么最毒妇人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恁死卫子夫,你去找卫青的麻烦???除了泄愤还有别的作用吗?

我觉得,馆陶公主作为两朝长公主,政治眼光和心术都不至如此。陈皇后可能是个冲动幼稚的女人,她妈绝对不是。这个做法乍看之下是无理的,但恰恰是最有效的,卫子夫已经怀孕了,背负谋害皇嗣的危险去对付她并不划算,一个卫子夫哪怕是一个怀孕的卫子夫,此时此刻和陈皇后相比都差距甚大,但如果是一个家族的崛起呢?馆陶是不是看出了一些苗头,受宠怀孕的美人,在宫中日益磨练的出色的弟弟,这样发展下去的趋势是不是就是皇长子诞生,卫子夫益贵,于是她的亲眷会被重用,于是家族兴盛,于是陈皇后岌岌可危?多重考虑后,馆陶公主选择掐断卫氏崛起的那根可能的支柱:就是此时尚是无名小卒的少年卫青。

我们现在来看,历史真是一种残忍而有趣的东西。馆陶长公主看到了潜在的威胁,也采取了雷霆手段去阻止危机的发生,但历史的拐点并不朝向她,于是一切真的发生了。此后的数十年是大汉最波澜壮阔的数十年,这个此时还有如风中野草般支伶卑微的家族站上了帝国的峰尖,而支撑着这个家族扶摇而起的人,正是她欲除掉的小小少年。

卫青结交的那帮朋友,以骑郎公孙敖为首,硬杠馆陶公主把卫青给救回来了。让我为大将军的人格魅力打个call吧。

总之馆陶的阴谋被无情挫败了,而且卫青那帮人很鸡贼地把事情捅到了刘彻耳朵里。刘彻是谁,他可是一代雄主,不是窝窝囊囊的主,建章营是他的后卫军,馆陶说绑就绑要杀就杀,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怒之下,刘彻索性直接封了卫子夫夫人,擢拔卫青为建章监加官太中大夫侍中,赏赐日累千金,卫氏姐妹赐婚勋贵,大哥长君入内宫侍中,卫氏初兴。

少年卫青从此跟在皇帝身边,我相信最开始刘彻对他殊宠看重应该并不是因为卫青自身,而是为了和陈氏、和制着他的窦太后赌一口恶气。毕竟卫青再怎么出色也才十四岁,之前一直为奴,刘彻又不是闲出屁了见着个奴隶就想跟人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他又不是CCTV记者。但在这之后一直到他出征龙城这七八年间,卫青一直在建章营砥砺自己。那时的刘彻是不得意的少年天子,新政被废,羽翼不丰,他对田蚡的痛恨,对窦氏的疑忌,对外族肆无忌惮入侵的切齿,对泽被万世家国的渴望只能倒给这个安静温和的小舅子。而小舅子很靠谱,他牢牢的记着这些,一直到很多年后,小舅子变成大姐夫,成了内朝第一人,好友苏建劝他养几个门客,否则天下没有人为他说好话。变成大姐夫的小舅子摇摇头,告诉苏建当日年少时,皇帝曾向他述说有多恨田蚡等人结党营私。

出征那年他二十二岁,刘彻对他应是寄予厚望,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初封就是常号将军。兵分四路,只有这个初出茅庐的车骑将军为他的君王带回了胜利的讯息。奇袭龙城,直捣匈奴腹地,带兵纵横八百里精确打击,这是大汉对战匈奴的第一次胜利,卫青开始了他作为不世名将的光辉征途。冠军临瀚海,长平冀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今天我说起这些心潮澎湃,因这卓著功勋的建立者当时是如此年轻,我可以想见那年少勃勃的光彩,更因为他曾经只是个饱受虐待的私生子,是低贱的卑奴,他的人生理想只是“得毋笞骂足矣”·······他对待命运是如此的坦诚和平静,而面对命运折转的馈赠,他又是多么努力而积极地去抓住。

元光六年春,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

元朔元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

元朔二年春,正月,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年二十八岁军中拜将,官至大将军,节制全部汉军。三子襁褓封侯,卫氏一门五侯荣宠之极。卫青谢绝刘彻给他三个还在吃奶的儿子封侯的脑残行为,“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直白点翻译就是“我三个崽还在吃奶,什么力气都没出,你把他们三个封了,我手下的兵流血又流汗的心里咋想昂”。刘彻大手一挥,爱卿嫑担心这个!”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于是把卫青手下全封了一遍,最后终于开开心心地把卫青的三个儿子封侯了。真是鸡血上头啊······

元朔五年春,大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获首虏万五千级。

秋,匈奴入代,杀都尉。元朔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

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绝幕,大克获。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亡军,独自脱还,赎为庶人。

这场战争因为卫青错信叛将,导致结果不完满。不过有个很有趣的事情。赵信投降单于,左将军苏建独身逃回。军中有个议郎周霸劝卫青杀了苏建立威,卫青说:“青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者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这行事谨慎仁恕的确是他的风格,亮点是他的话说的好好玩。”以臣之尊宠“,自己好耿直地就和军士们说,我做事襟怀磊落,我不担心威信问题。你们这帮缺心眼儿的啊,我这么被皇帝尊宠着都不沾染这些涉嫌人主权秉的事情,学着点好伐?哈哈哈我的大将军真是心思缜密通透但又耿直的人啊,好喜欢。

冯梦龙点评这事的时候还说“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不然,虽以狄枢使之功名,犹不克令终,可不戒欤! 狄青为枢密使,自恃有功,颇骄蹇,怙惜,士卒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冯大大用今天粉圈的话说就是捧一个踩一个,狄青大将军真是几百年后中了一枪,巨冤。

但是卫青也不是一直就这么缜密周全的,他也干过和刘彻硬顶的事,比如给倒霉的郭解求情,越求越毁,把刘彻气的乱蹦,阴阳怪气地说,能说动大将军给他求情我看这郭解真的不穷吼。这就差指着鼻子骂卫青你丫是不是收他好处了!卫青这才遗憾的闭嘴,倒霉催的郭解同学,你还不如别找卫青给你求情呢;还有年轻的时候举荐主父偃,刘彻也是,卫青越举荐他越不看,卫青直肠子,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最后主父偃都要哭了,卫侍中你别举荐了,我自己上吧。于是亲身上阵的主父偃得到重用。

所以我们大将军并不是一味顺着刘彻的人哈,他性格中温恭平和的一面确实占了较大成分,但从这两件事也能看出来,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他还是有点一根筋的,得罪皇帝也要说。只不过这种事比较少罢了,毕竟刘彻是明君,又是他的姐夫和小舅子,和他绑在一根绳上,他没事反对刘彻干什么。我觉得卫青就是从小吃苦吃太多了,所以对人生的要求和期待很低,以至于对来自他人的恶意包容度相当之高。比如“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家都跪拜他,汲黯那个倔老头就是不拜,还说“呦,我不拜他他就不尊贵啦?”大家看看啊,这古代愤青才是真愤青,有种。卫青知道以后呢,觉得汲黯老夫子真是太有个性了,太贤德了,嗯我要多多请教他······所以我们卫大将军这是心有多大,脑回路就有多大。还有著名的李敢事件,李敢一个小小关内侯居然跑去刺伤他,卫青也是帮他瞒住了。再次感叹卫青真的很好很好的一个人,宽厚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李敢是李广儿子,他为人谨慎,不想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李敢这个倒霉孩子我也不知该讨厌他还是可怜他,作为卫青的迷妹,我对于他人身伤害卫青的事表示极其愤怒和不齿,但是卫青只是被击伤,这没脑子的娃却被霍去病一箭射死了·······

送王夫人五百金事件。这个事从头到尾我都觉得匪夷所思,那个叫宁乘的说的莫名其妙,卫青听得稀里糊涂,刘彻的处理大有深意。他说这事肯定不是卫青的主意”大将军不知为此也“,在他心里卫青就是那纯真的小白花啊,他哪里长得出这看风看水的肠子!emnnn陛下对自家大将军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他把卫青一招来,卫青就欢乐地说了,是一个叫宁乘的家伙和我说哒,要我给你的宠妃送金子,不然地位不保。刘彻那个囧啊,得,把宁乘封个官,封到东海去了······真是个令人费解的事件,我默默地觉得我的大将军呦您真的太好说话了,还有点迷迷糊糊的······可爱。

元朔四年,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这是和匈奴的决战,也是在我看来卫青的军事天才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一战。他在情报有误,以霍去病挑剩下的弱步对上匈奴以逸待劳的精兵主力的情势下,果断调整战略,沉住气等待战机,硬生生扭转不利局面,兵踵军后数十万人,北围单于,追至阗颜山乃还。要不是李广迷路,他精心设计的合围阵型缺了个大口子,何至于跑了单于。一代名将的收官之战,唉······就这样李敢还觉得是卫青对不起李广,我也是无话可说。司马公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对这场战役的描写还是相当精彩的,感兴趣的可以读读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知道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洗脑包,就是卫青后期被打压被冷落,还有什么冰点论。但事实上,卫青从骑奴到位极人臣,娶公主,建不世功业,除了不幸的童年和籍籍无名的少年,他一生还算完满顺遂。和武帝君臣相得,一直到后期他不再出征,那是因为他和霍去病已经把匈奴远逐漠北,“漠南无王庭”,而他一直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内朝政事,军权在握,后来平南夷越南什么的,他是大将军,是幕后总指挥,刘彻不会让他领两份工资不干活的~刘彻巡游,还定了大将军骖乘的规矩,和卫青大眼瞪小眼的站在一辆车里,冰点个毛线啊,话说这个规矩后来可害惨汉宣帝了,刘询和霍光可不是你俩那铁磁的关系啊········

放一段《淮南衡山列传》里淮南王和雷被对卫青的谈论【淮南王就是谋反的那位,也是发明豆腐的那位。他要谋反,准备收买各部官员,唯独忌惮卫青,一定要刺杀他】:“王又谓被曰:’山东即有兵(15),汉必使大将军将而制山东,公以为大将军何如人也?‘ 被曰:’被所善者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还,告被曰:‘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 被以为材能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也。‘ 王默然。”

嗯,就是这么好。

再放一段班固大大的《汉书》,真是气势磅礴:“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一年前,我和好友去了一趟茂陵。秋风远远送着黄花微辛清沁的香。我们看过了武帝和小霍。去病的墓园保存的很好,花朵锦簇,应该有很多大姑娘小伙子来看他,从古到今,小霍都是耀眼的偶像啊。而大将军的墓甚至没有被圈进博物馆,只是败落在一墙之隔的门外。我和朋友爬上揽胜亭,看到庐山冢,在秋风里那么安静那么温柔,像一道淡淡的影,天碧蓝,冢苍青,岁月无声。

后来还是过去了,近乡情怯一样的感觉,顺着土路,绕过荒凉的将军庙,看到他的碑。一开始还是挺平静的,拂了拂墓碑,把花放下,然后和好友一起捡起了四周的垃圾,空酒瓶子,烟头,还有只拖鞋。捡着捡着,控制不住的泪如雨下。这里真安静,直起腰能看见田里荞麦青青,墙内小霍的墓园里往来不绝的人群发出喧嚣热闹的嬉笑,衬得这里连风声都大了许多。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尤旦暮。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卫青墓保护的问题,一位姑娘回答说,青史才是卫青的墓碑,那几块石头有没有,怎么样,不必在乎。当时就湿了眼眶。

大将军应该不在乎吧。

但我真的很在乎啊。

19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