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空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指的是

明大大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錠格後 4星

共回答了422个问题采纳率:99.5% 评论

口中空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意思是说这个人话说得天花乱坠,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难不倒他似的,可真要实际操作起来的话,却是什么都不会做。

与这句话意思差不多的有个成语叫“纸上谈兵”,意思是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一旦真正要他带兵打仗了,却是一窍不通了!

7小时前

23

哟晓花同學 4星

共回答了465个问题 评论

这个应该是指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最会讲理论,到了实际操作上却一窍不通,典型的吹牛族。

在生活工作中,这样的人有很多,平时有事没事高谈阔论,到处夸夸其谈,只要有他在,什么事都知道都懂得,但是到该显身手的时候比谁都怂,一点主意都没有。

5小时前

49

那滴泪心碎 3星

共回答了313个问题 评论

指满嘴废话,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策略,来应对面临的情况。

说话,吃饭,呼吸……是人类嘴巴的基本功能,说话主要为人之间互相交流,述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实际的情况描述,以及说出自己的一些方法办法,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但是,人是有很多废话的,在真正面临一些情况时,嘴里说了千言万语的废话,也抵不上心里有一个拿得出来,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2小时前

19

粉红空间 4星

共回答了490个问题 评论

应为: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意思:年轻时写诗作赋,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钻研经书和古籍。笔下即便有千言万句,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

出自元末明初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原文:

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意思:孔明便回答道:“文人学者有君子与小人之分。作为君子的文人,忠君爱国,坚守正义,憎恶邪佞,尽力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名传于后世。

而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年轻时作赋,人老了把经都念完。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

就像杨雄那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于草莽强盗之手, 走投无路最后跳楼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吟诗作赋上万言, 可又有什么用呢!”

扩展资料:

诸葛亮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诸葛亮以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使整个论辩过程精彩纷呈,于有限的语句中蕴含极深的意味,嚼之余香满口。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击败对方,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又一大特色。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语势磅礴,使对方慑服于他的语言威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

22小时前

32

默契莫弃 2星

共回答了228个问题 评论

此句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说的话,他把此类人称作小人之儒,只会写文章,却无任何济世才能。

17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