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诗派的不足之处

刘尛宝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就此沦陷 4星

共回答了460个问题采纳率:98.5% 评论

作为明代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有着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虞山诗派的一些不足:

1. 创作题材狭窄:虞山诗派的诗人大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诗歌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有所欠缺,难以充分展现当时社会的全貌。

2. 过于强调形式主义:虞山诗派的诗人过分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等,有时甚至牺牲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这种过分强调形式主义的做法,使诗歌的艺术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3. 缺乏创新精神:虞山诗派在继承前人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时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这使得他们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略显陈旧,难以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

4. 缺乏对民间生活的关注:虞山诗派的诗人大多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诗歌创作往往局限于士大夫的生活圈子,较少关注民间生活。

这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方面显得较为薄弱。

5. 诗歌观念较为保守:虞山诗派的诗人大多遵循传统的儒家诗歌观念,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有时忽视了诗歌的审美价值。这使得他们的诗歌在思想观念上略显保守,缺乏时代精神。

14小时前

7

凭阑愁玉人 4星

共回答了462个问题 评论

一、 灵心。这里指的是言志的真情,对事物的感悟能力、时空想象力和语言的创造能力。灵心的运用可以纠正目前诗坛无病呻吟、空喊口号、叙述事物流于表面、语言随意和缺乏想象,我想这些也是当今每个诗人必须亟待完备的自我修养。

二、 世运。这有助于解决目前诗坛的一味宣泄自我情感的仿古模式,令作者由逃避现实转向直面现实,抒发家国情怀。牧翁做到的,我们不能倒退。

三、学问。目前诗坛普遍学问不足,语言贫乏雷同,才力和抒情基础薄弱,无后劲。而“虞山诗派”的“学问”中还包含着学问的总体意蕴,这就完全有别于翁方纲的考据式的学问展示,更需要作者能学而问道,知识和道理皆通。在“虞山诗派”面前,经史子集是一道必备的菜,至于佛道杂书,巫卜小说也是兼容并蓄,无不如意。牧翁想成立的其实是“经经纬史”、“通经汲古”为指归的“虞山学派”而非“虞山诗派”。牧翁的叠韵杜甫《秋兴》一百零四首,无此宏丰腹笥和胆识,是不可想象的。牧翁所备,正是当今所缺。

四、雅正厚重。这是虞山诗派诗歌,在语言上宗杜,精神上宗儒后的一个重要特色,一派天下为己任的士人风范。这对目前诗坛的轻佻、浮滑、邪怪的风气无疑是一种反正。

五、昌大宏肆。这主要是钱谦益诗歌的特色。当易代之时,钱谦益对老杜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并以此为宗,不但视野开阔,还动辄百韵或数十首,百来首连章,纵横开阖,无不兴会淋漓。而目前诗坛,小作怡情者多如牛毛,准此足戒!

六、沉雄密丽。这是虞山诗派宗法李商隐和西昆体后呈现的面貌。目前诗坛的古典诗词面貌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从学李杜王孟到学苏黄同光,很多人已经跨入了以清诗为至尊的阶段,却对虞山诗派却知之甚少。其实虞山诗派在各个方面上都有笼盖清诗各派的能力,而且在三百年前就已经不止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向前突进,更是在事物形象、想象空间、风格气质、精神意蕴上走向了心灵深处。但虞山诗派不是杜甫,不是黄庭坚、陆游,也不是李商隐或西昆体,它只是在钱谦益之后的一条主线上使用了西昆的语言技巧和物象呈现方式,表达的却是家国情怀。这对目前很多只学李商隐幽衷自诉一路写作方式的作者,是一种启迪。

七、 揭示现实。钱谦益诗歌上承风骚,下继老杜的写法,及后来冯班紧贴事实,反对空疏的写法,使虞山诗派具有了揭示现实的气质,并在后来的怡山派那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对时下那些只歌功颂徳的写作者,应该是一种警示。

八、兼收并蓄。虞山诗派是个由庞杂基础提炼而成的诗派。纳入虞山诗派借鉴范围的诗人诗派合计有:风骚、杜甫、韩愈、李商隐、温庭筠及西昆诸家、苏轼、黄庭坚、陆游、明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程嘉燧、吴梅村等。至于诗外的知识结构,则儒释道巫小说等无不具备。这对目前诗坛很多只图门户私计,不纳外鉴的做法是一种冲击。

九、师古求新。明代是前后七子诗必盛唐之风盛行的年代,钱谦益能宗唐尊宋,并吸收了当时“性灵说”的某些特点,开创了自己的诗学之路。这对我们目前关注传统,继承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十、群星璀璨。虞山诗派开创以来,除了为乾隆毁版的一百五十多年,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仅《海虞诗苑》的记录就有一百八十二家,序言作者陈祖范骄傲地认为:“海虞片壤,何渠不与长洲上林同其巨丽乎!”以后的《海虞诗苑续编》所录,及后来的诗人数目更是数不胜数。神韵、性灵等各种派别竞相登场。其中符合虞山诗派写作特征的稍作统计即有:钱谦益、柳如是、瞿式耜、吴历、钱陆灿、钱曾、冯舒、冯班、孙永祚、顾昆、陶式玉、陈煌图、秦兰征、陈如鎏、陆元泓、何云、钱龙惕、陈玉齐、严熊、张远、冯行贤、陆贻典、许山、陈祺芳、瞿师周、瞿有仲、冯武、钱良择、邵陵、钱谦孝、钱兴祖、薛芬、钱锦城、陶元淳、张鸿、徐兆玮、黄摩西、钱仲联、孙景贤、杨无恙、杨云史、李猷、曹大铁等等。可见文化风气之盛,不在地方大小,而在经营和传承。这对当前如何倡导传统文化的思路应该有所参详。

12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