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发展史

執著于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挡不住的爱 1星

共回答了118个问题采纳率:94.5% 评论

对联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狱联”,汉代开始活跃,唐宋时期形式更加完善,到了宋代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明清时期,对联发挥文学艺术性,成为表现礼貌文明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方式。

早期的春联是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入清以后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1。 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对仗阶段、骈偶阶段、律偶阶段,示例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等,常用对联有很多特征和分类方式2。 对联的创作要求形式规范、联律严谨、禁忌遵守、联眼得当,趣对则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形式2。

22小时前

9

惹塵埃是非 3星

共回答了302个问题 评论

对联发展演变的历程是:

秦汉以前,每逢过年,人们是在大门的左右悬挂一种桃符。桃符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鬼除邪。

这种习俗延续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直接把对子写在桃木板上。据史料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园964年的除夕在卧室门上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成为一种风俗。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春联。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后,有一年除夕,他命令文武百官和百姓都必须用红纸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还微服私访看人们是否真正的执行了。由于明太祖的推崇,再加上当时的文人也喜欢把题联作对作为娱乐,写春联便成为人民喜爱的一种活动,流传至今。

21小时前

14

姐不可一世 5星

共回答了57个问题 评论

1、对联起于秦汉。从秦汉时起便有悬挂桃符的习惯,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2、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刻字,后蜀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3、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18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