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怎样融合发展

國產寳唄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是十八岁呀 2星

共回答了66个问题采纳率:91.5% 评论

在传统意义上,乡村不仅是一个生产的场所,更是生活的理想区域。阡陌、良田、屋舍、耕作、吟诗作赋……这些美好场景传达的是恬淡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因此,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未来的乡村承载着桃源之梦的生活方式,是农耕文明的回归,是现代版的“田园中国梦”。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不仅是未来30年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更关乎亿万人的乡居生活理想。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县域乡村振兴更是乡村振兴落地运营的关键。

在当下的乡村振兴大浪潮中,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落实乡村振兴?如何解决一二三产业融合问题?如何实现乡村产业、乡村居民和乡村生活的统筹发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将会担当何种角色?

农村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首先要认识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增强乡村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方向。产业振兴既要高质量发展,又要兴村富民;要规划先行,制定一村一策,防止千村一面、一哄而上;要政策跟进,在公共资源要素领域重塑城乡关系,探索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带头作用,把握“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大机遇。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陈晓华指出,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有五方面问题需要深入关注。

第一,要从区域主导产业入手,推进产业融合。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不一样,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对做强做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要根据产业类型来延伸产业链。花卉、苗木、林果和茶叶等产品的产业融合可以直接从一产延伸到三产,但对于畜牧业、养殖业来说,现阶段主要通过推动一产和二产去衔接。产业链延伸不能千篇一律,要一个产业一个产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研究。

第三,要尊重农民意愿,选择利益连接方式。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能够分享产品增值收益。目前,各地探索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农民利益连接方式,如订单农业、保底加分红、股份合作等,“到底哪种形式比较好,完全要由农民来选择”。

第四,既要讲产业之间的融合,也要遵循分工分业的规律。要发挥各地主体在各个环节的优势,形成一种最佳的组合。

第五,整合要素资源,打造融合平台。目前各方面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从基层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各种名号比较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张晓山认为,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要素的相互流动,必然导致农村土地产权格局发生变化。同时,资本下乡是一把双刃剑。乡村发展不能成为新的“圈地热”,不能简单成为资本的延伸,要改变资源配置,要利益相对均衡,让农民群众合法合理分享乡村振兴成果。

“稻田+文创”提升价值链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农业农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表示,发展乡村产业应坚持4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比较优势,承载乡村的价值,而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的二三产业;第二,必须扎根农村,能够广泛带动农民群众参与;第三,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释放要素聚集的效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第四,必须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双向借力,联动发展。

“稻田+”产业模式,正是一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稻田经济的创新模式。以往,这里的农民种水稻担心经济效益低,改种经济作物又难以保证粮食生产。现在,田园综合体中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共享农庄发展模式、产业效益单元发展模式等初步成形,养生文化、美食文化等体验走廊,阳光厨房、田园餐厅等已初步建成。按照生态学原理,将稻田像绣花一样用网子隔离成一个个单元,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然后将水稻与大闸蟹、龙虾、青蛙以及各种鱼类种养其间,使单产效益能突破1.5万元,然后再通过植入“稻田+”文化元素,做活乡村旅游,并不断复制扩展。

为了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充分讲好农业故事”,利用各个农庄边沿的狭窄空地,修建骑游道,将二十四节气等农业文化元素植入其中,随着骑游道的延伸打造养生文化体验长廊、美食文化体验长廊、农产品手工作坊。

“新乡村生活方式”

如何在市县级行政区域,有效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是乡村振兴落地运营的关键。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就是乡村现代化,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乡村不等于农村,乡村产业不等于农业,乡村居民不等于农民。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就是乡村现代化模式与路径的选择。乡村振兴是产业融合与产居融合引导下的就地城镇化推进过程,构建承载着桃源之梦的城乡人民共享的“新乡村生活方式”。

21小时前

11

几两放荡 4星

共回答了473个问题 评论

第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家乐,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第二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绝对不能在农村发展牺牲环境的工业。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水平,带动就业,提高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19小时前

8

我爱欧文彬 2星

共回答了244个问题 评论

说说我们吧

我们种植的花菇

通过了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

注册了商标,花菇姐姐

利用互联网销售

然后又办深加工厂

把花菇做成无添加剂的花菇酱,

和花菇系列休闲食品

正在让一二三产业完美结合

利用产业扶贫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16小时前

20

還昰哭勒 1星

共回答了182个问题 评论

不同地区的农村,不同的融化模式,要因地制宜。

一、有特色农产品的乡村,采用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融化发展的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带动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发展,由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旅游、度假以及休闲等全产业链发展。

二、没有特色农产品的乡村,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化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带动特色农村手工、乡村手艺及工匠等文化传承的发展。

三、拥有天然景观和优美环境优势的乡村,打造景观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形成购买力,实现三产带动一二产融化发展。

12小时前

9

想你亲爱的 2星

共回答了297个问题 评论

1、确定主产业依托

越没有客流,越增加项目;越增加项目,就越没有特点。

围绕明确主产业进行深度包装。比如仅果树采摘,就可以延伸出反季节采摘、场景采摘、文创采摘、教育采摘、食育采摘等不同形式。

2、超低投入做文创

文创的价值是多元叠加的。在市场充分竞争的今天,消费者记住一个农庄,往往就因为一个有特色的点。消费者愿意拍照发朋友圈,也是因为一个好玩的文创。文创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这对于资金链紧张的农庄,不啻为上上之选

3、打通营销推广节点

相比于增设项目、强化文创,营销推广无疑是效果最直接的强心针。但我们发现,越是有情怀的庄主,越是醉心于农庄内部的打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农庄,普遍缺乏对于营销推广的全面理解。

一个误区是,营销就是做活动打广告。其实一个完整流程的营销推广分为五个节点,一是营销上要有抓手,二是活动策划有爆点,三是推广上的精准性,四是设计情景,让用户自发帮助农庄传播。五是,打造粘性,提升回头率。这五条既是一个逻辑链条,也是一个闭环。

7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