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题型与考点 技巧

樱紫花落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独帜清淡 4星

共回答了458个问题采纳率:99.5% 评论

高考语文题型包括考察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古诗文默写填空,名著,古诗分析和阅读分析,作文。

对于基础内容,如字音字形等,平时要多看多练,古诗文默写要求会背会写,阅读来讲,需要深入分析问题,高考的阅读有时还需要打出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平时多对实事进行思考,作文要想写出深度,也需要平时的磨练。

3小时前

28

变好就娶你 3星

共回答了331个问题 评论

  高考语文答题题型与考点,技巧

  一、选择题

  高考语文的选择题大部分都是客观题,对各位考生而言也是机不可失,因为除了选择题你可以拿满分,其他的主观题真的很难拿到满分的。为此,一定要认真审题,思虑周全,大部分情况下坚持第一选择不会有错,做完后切忌涂改,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否则改对改错的几率是一样的。此外,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过于心急,越急越乱,容易增加出现失误的概率,尤其是过于心急审题不严很有可能未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因为粗心大意失去本来应得的分数。同时,也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以免后续时间不够用。当出现犹豫不决、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个的时候坚持第一眼的印象。

  二、现代文阅读

  对于现代文阅读,你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答题技巧:一是在阅读文章前,先给文章段落标出序号,然后看题目要求,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信息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点,锁定答题氛围;二是注意上下文的语境描写,一定要把握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更要呼应全文;三是查看题目分数,依据分数的多少找到答案的所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按要点给分,所以在答题过程中为了条理清晰,可适当标序号写出答案。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题目,一定要按照“观点+理论依据+论据”的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三、诗歌鉴赏

  对于诗歌鉴赏类题型,你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看题干,然后通过诗歌标题、作者、诗句以及注释,最大程度利用文中给出的已有信息解答;二是掌握鉴赏方法,一般鉴赏诗歌的流程为:找意象--会意境--理解形象--把握感情--做出评价。三是搞清楚诗词的类别,熟记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特点。总之,做诗词鉴赏这一类的题目你需要审题立意--表达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高考语文各种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答题

  四、文言文阅读

  关于文言文阅读,你除了考平时积累实词与虚词之外,还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在做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同时要注意语境常识,尤其是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切不可直译,要注重句子的通顺性和符合当时的语境。对于不太理解的词,可借助于注释或上下文进行猜测,句子翻译出来后一定要带到原文中去品,看是否符合文中之意。

  五、关于作文

  对于高考语文中的重点--作文而言,考生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审题立意

1小时前

27

天经地义 3星

共回答了345个问题 评论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能否真正选拔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所以高考语文题型应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

高考考点应设在环境优美,远离闹市区,交通方便,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水平!

22小时前

15

回家的 2星

共回答了209个问题 评论

(1-3题,9分,保6争9,约14分钟)

1.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2.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2)一定要认真仔细。

3.明确六个步骤: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解题。

(一)读——原文:整体把握,圈点勾画。

整体把握:论述对象(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思路;写作背景与目的。

圈点勾画:

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概念。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表明段间、句间逻辑关系的词)(因果、承接、并列、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假设、主次……)

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⑤论据与论证方法。(与观点的对应)

(二)审——题干、选项:划读题干关键处找方向。

题目要求、提示:正确还是不正确项?找正确项,可用排除法;找错误项,可运用重点突破法。错因应注意“内容、对象方面”的“信息对应”、“程度差异”、“范围大小”与“逻辑错误”;

(三)找——区间与差别(筛选信息):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

3、找错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必或混淆……

(四)比——干扰项:务必要把选项看完!

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干,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

(五)排——错误项: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六)选——正确项。

小窍门

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18小时前

15

有我在等待 2星

共回答了75个问题 评论

高考语文学科各种题型答题要点及技巧 一、 根底知识 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这局部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根本套路应该相当熟悉, 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 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 看仔细,看清 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 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 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2•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区分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 越要谨慎;错别 字正误区分,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 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 排除法〞,而且要注意 搭配〞问题;成语使 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有时试题中那 特别陌生’ 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 缺乏依据,因 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 理解。 答题技巧:

〔1〕 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 子的理解 题。

〔2〕 一般第1、2题比拟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 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3〕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 楚。

、文言文阅读 针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表达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 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以下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 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接着审清题目,带 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1•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 词不离句〞的原那么。利用字与字、 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 此的联想 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 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 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 法。

3. 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尤其最后一 道把握文 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 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处宜稍放慢速度,力争做 正确,做完后,回过头来检验前面几个题的正误。

答题技巧: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 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 文言文的白话译 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 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藏。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 解了,后面的句 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 实词,只看 注释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 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那么、之 〞等常用词语上,再复 习一下。 四、 文言翻译 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 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 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 填的必须填上,不管自己答对还是答错。 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 五、 古诗鉴赏 古典诗歌鉴赏: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

13小时前

2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