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祭的特色

化身爲妖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哥潮笑寂寞 4星

共回答了492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为庆祝丰收而举办的丰年祭,各个部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成为民俗文化的窗口,尤以花莲台东一带与台中阿里山一带的丰年祭最为热闹。丰年祭大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每个部落都会错开时间举办。由于居住环境及种植作物不同,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也不同,因此各地的节期也不尽相同。

但是,都有共同点,就是在收割、尝新、入仓等收获的各个环节开始或结束时,都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台湾原住民过去又称九族,即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邹族(曹族)、赛夏族、达悟族(雅美族),后来区分出邵族,此外还有噶玛兰族、太鲁阁族、赛德克族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原住民”的称呼和大陆的称呼“高山族”一样,是这些民族的统称。

2小时前

43

魂颤抖 5星

共回答了53个问题 评论

在农耕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民们早已有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沿袭约三千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最早农民丰收节的雏形。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是乡人聚会“把酒话桑麻”,谈年景、话收成、庆丰收宴饮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后,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养老的传统道德思想,使乡民在宴饮欢聚之时受到教化。秦汉之后,乡饮酒礼长期为历代士大夫所遵用。明清时期形成了固定的礼仪程式,达到顶峰。

“乡饮”最早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贤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宾”又有“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正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

清代“乡饮酒礼”形成了一条特殊的定制,就是在当时各省所辖州县举行的以“敬老尊贤”、“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的“乡饮酒礼”。据《桐柏县志》记载:在此仪式中乡饮众宾皆有名额限制,以乡饮大宾为尊,名额一人;乡饮僎宾次之,名额一人;乡饮介宾又次之,名额数人;乡饮众宾更次之,名额多人。介宾,指古代指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之间的人;僎宾,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主人的人。

1小时前

50

詘鎵魜 4星

共回答了429个问题 评论

“丰收祭”仪式开始了。仪式共分为6个部分,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氏满族剪纸传承人关云德现场剪制丰收旗像,由瓜尔佳氏族萨满举行“震米”仪式,由族人进行打糕用作贡品,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瓜尔佳萨满关连富、关长继进行萨满祭祀跳肉神,将新收割的稻谷、高粱、谷穗及五谷杂粮放到供桌上祭祀丰收,观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吉林九台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种植的当季新稻谷收割、脱粒、磨制过程。

整个仪式丰满、活态的展现了中国的“满族丰收祭”,体现出其“古老、稀奇、独特、集中”的特点,令在场所有的游客赞叹不已。

22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