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性甲乙丙丁戊怎么区分

别小看我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少年不变心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一、甲类

1、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二、乙类

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 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三、丙类

1、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四、丁类

1、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五、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1小时前

28

碳氮氧氟氖 1星

共回答了172个问题 评论

火灾危险性的区分,简单一点表述是这样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指的是生产或者储存甲乙类物质,比如酒精、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丙类火灾危险性,指的是生产储存可燃物质,比如纸张、塑料、棉织品、电子类元器件产品等等。丁类火灾危险性,指的是生产储存不燃物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热加工或者热处理,比如铸造类厂房。戊类火灾危险性,指的是生产储存不燃物质,也不进行热处理,比如铝合金加工、金属组装等。

21小时前

4

花開两相随 1星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评论

答:消防等级中的甲乙丙丁戊判别方法如下:

1.甲类:一般有甲苯,甲醇,甲烷,乙醚,乙烯,氯乙烯等物质。可以按照以下特征来区别甲类物质。

(1)通常情况下,物质中带有甲乙等前缀的是甲类物质。

(2)通常情况下,物质名称中最后一个字带火字旁的是甲类。

(3)通常情况下,物质中带氢的属于甲类。

2.乙类:一般有煤油,松节油,溶剂油等物质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区分乙类物质。

油剂类,松香类,易燃固体,部分酸都属于乙类物质。

3.丙类:该类物质通常是排除完甲类和乙类物质后,根据是否能燃烧来进行判断,一般这类物质与生活息息相关。如馒头,大米,植物油等物质。

4.丁类:这类物质较少,一般有塑料(自熄型),酚醛型塑料,水泥刨花板。

5.戊类:这类物质大部分属于建筑材料,如石头,玻璃,金属等物质。

18小时前

18

侧身魔蝎 2星

共回答了208个问题 评论

甲类储存: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和易自然的物体

乙类储存:闪点小于28%至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助燃气体

缓慢氧化鸡热不散的物体

丙类储存:闪点小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类储存:难燃物体

戊类储存:非燃物体

14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