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围和独体字的区别

自豪的女人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初时不记 3星

共回答了35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独体字与半包围字区别:

独体字: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半包围字:半包围结构是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属于汉字书写结构中的一种。体现了汉字即圆润又方正的艺术性。春,谷是半包围结构。

既然是半包围结构,就要写出半包围结构的样子,切忌不要写成全包围或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分为四种,分别是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右包左。

16小时前

10

哇靠神经蛋 2星

共回答了63个问题 评论

1、书写规则不同半包围掌握规则一般是要先外后里的,在写半包围结构字的时候,掌握“左上包右下”和“右上包左下”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如“庄”字被包围部分的下部有长横,一定得低于左撇;“厌”字包围部分有可向右伸展的笔画,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向右伸展,这样能使字的重心平稳,左右平衡。独体字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互不接触,例如“八、儿、川、心、六”等字。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例如“人、工、入、上、下、正、丁、月、几、己、韭”等字。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

2、特点不同半包围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如:“区”的外框 “凶”的外框 “门” “冈”的外框 “这”的走之“尸“广” “厂” “风”的外框 “式”“武”“或”的右上部分 “病”的左上部分。独体字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如日、月、 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

3、汉字举例不同半包围匡[kuāng]帮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时,还有姓氏即姓匡的,如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风[fēng]最早见于甲骨文。风,本义是一种因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独体字人[rén]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的人之形。其本义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工[gōng]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是工匠的曲尺。扩展资料:几种组合关系构成独体字:1、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互不接触,例如“八、儿、川、心、六”等字。2、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例如“人、工、入、上、下、正、丁、月、几、己、韭”等字。3、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

4、综合关系:即离散、连接、交叉等多种关系综合在一起,一个汉字包括好几种笔画组合关系,例如“巾、长、本、无、手、牛、士、毛”等字。

14小时前

4

花开浮生 3星

共回答了375个问题 评论

1、书写规则不同

半包围

掌握规则一般是要先外后里的,在写半包围结构字的时候,掌握“左上包右下”和“右上包左下”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

如“庄”字被包围部分的下部有长横,一定得低于左撇;“厌”字包围部分有可向右伸展的笔画,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向右伸展,这样能使字的重心平稳,左右平衡。

独体字

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互不接触,例如“八、儿、川、心、六”等字。

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例如“人、工、入、上、下、正、丁、月、几、己、韭”等字。

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

2、特点不同

半包围

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如:“区”的外框 “凶”的外框 “门” “冈”的外框 “这”的走之“尸“广” “厂” “风”的外框 “式”“武”“或”的右上部分 “病”的左上部分。

独体字

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如日、月、 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

3、汉字举例不同

半包围

匡[kuāng]

帮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时,还有姓氏即姓匡的,如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

风[fēng]

最早见于甲骨文。风,本义是一种因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

独体字

人[rén]

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的人之形。其本义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

工[gō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是工匠的曲尺。

11小时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