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祭妻文原文及译文

傷不起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女友之一 2星

共回答了264个问题采纳率:98.5% 评论

祭亡妻程氏文

宋代:苏洵

呜呼!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

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我徂京师,不远当还。

嗟子之去,曾不须臾。

子去不返,我怀永哀。

反复求思,意子复回。

人亦有言,死生短长。

苟皆不欲,尔避谁当?

我独悲子,生逢百殃。

有子六人,今谁在堂?

唯轼与辙,仅存不亡。

咻呴抚摩,既冠既昏。

教以学问,畏其无闻。

昼夜孜孜,孰知子勤?

提携东去,出门迟迟。

今往不捷,后何以归?

二子告我:母氏劳苦。

今不汲汲,奈后将悔。

大寒酷热,崎岖在外。

亦既荐名,试于南宫。

文字炜炜,叹惊群公。

二子喜跃,我知母心。

非官实好,要以文称。

我今西归,有以藉口。

故乡千里,期母寿考。

归来空堂,哭不见人。

伤心故物,感涕殷勤。

嗟予老矣,四海一身。

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孤居终日,有过谁箴?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

子虽不言,耿耿不乐。

我知子心,忧我泯没。

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

安镇之乡,里名可龙,

隶武阳县,在州北东。

有蟠其丘,惟子之坟。

凿为二室,期与子同。

骨肉归土,魂无不之。

我归旧庐,无不改移。

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22小时前

34

路遥马急挽 3星

共回答了337个问题 评论

苏洵含泪写了《祭妻文》:“昔余少年,游荡不学;我知子心,忧我泯灭。”对年轻辞家,功名不成而忏悔,希望死后将程夫人的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对自己内失良朋痛惜万分,表明“不日来归”!
  呜呼!与子相好,相期首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
  嗟予老矣,四海一身。自君之逝,内失良朋。孤居终日,有过谁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安镇之乡,里名可龙。隶武阳县,在州北东。有蟠其丘,惟予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骨肉归士,魂无不至。我归旧庐,无有改移。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
  苏洵追怀程夫人,持家相夫件件往事,伤感失魂。安排双坟在家,表达“不日来归”相伴永远的心情。
  苏洵亲自为亡妻选择了一块墓地。这块墓地在武阳县(今天的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今属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即今天的苏坟山。墓地的旁边,从安镇山上有一股清冽的泉水直泻而下,汇蓄成了一口大井,终年不溢不竭,可以“日饮百余家”,就是前面所讲的老翁泉。苏洵凿了两个墓穴,一个用以安葬亡妻,一个用以日后与妻同葬一处。
  当朝宰相司马光为她作《程夫人墓志铭》,评价她,“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以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远,能如是乎?”
  程夫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尚有待深挖、传承、弘扬,方不辜负一位伟大母亲的仁爱、奉献和卓越智慧!

21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