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安澜比屋可封出处

暖俞晴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残剩的无邪 4星

共回答了446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安澜”,语出《文选·王褒》:“天下安澜,比屋可封。”其中安指稳固,澜指水波。安澜,其本意为水波平静,人们常用其比喻时世太平、祥和之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但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水流缓慢,河中的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升,最终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河北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清代河工主管人员在秋汛后,奏报黄河未决口时往往称为“安澜”。

  民国时期,黄河下游水患不断。1925年8月,黄河南岸的李升屯(今属菏泽市鄄城县)民埝决口;9月,寿张黄花寺(今属济宁市梁山县)南金堤决口,另外还有濮县、范县、郓城、寿张、东平、阳谷、汶上、东阿等八县受灾。

  当时正值战乱,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林修竹等多方奔走,筹措资金无果,最后经省政府批准,“反求诸己,为自保之计”,将八县本年税赋60万元用作堵口经费。1926年2月,林修竹亲任堵口工程总办,李升屯、黄花寺工程同时开工,八县绅民昼夜不停施工,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两处决口终于在春汛前竣工。1927年夏秋两季,黄河两岸降水较少,黄河水流平稳,不若往年盛涨,又加之李升屯、黄花寺两处决口新工完成,所以1927年黄河未出险工。

  为庆祝黄河安澜,1927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二十),直隶、山东两省在济南举办黄河安澜大会。1927年11月16日,《大公报(天津)》以《济南安澜大会之盛况,军政各界五百余人参与大会,商埠公园演剧酬神热闹竟日》为题,对会场布置、参加人物、祝荐情形、开会经过、演剧宴客等记载颇为详细,有利于帮助我们还原当时的场景。

1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