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 所见皆佛 什么意思

噯崾認眞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可可小姐 4星

共回答了460个问题采纳率:90.5% 评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对事物的主观认定往往带有很强的惯性,这种惯性又是由我们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决定的,唯识学里有一个术语叫“遍计所执”,就属于这种情况。

唯识中的遍计所执

“遍计所执”是讲什么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上有一段绳子,一个人从这里经过,因为光线很暗看不清,只能模模糊糊看到一条弯曲的黑影,那么他在断定这个黑影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首先就会联想到记忆中最为熟悉的东西。

比如他对蛇非常熟悉,那他很可能就会把这条黑影联想成是一条蛇,而且会越看越象,越象越怕,接着就会生起一系列的情绪波动以及采取一系列的相应行为,唯识学中经常拿“认绳为蛇”来举例,这就是典型的遍计所执。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成语故事“杯弓蛇影”,再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疑心生暗鬼”等等,都属于遍计所执的范围。

联想是一种习气

遍计所执其实是一种很顽固的习气,他的特点就是对一切事物进行错误的联想,原因就是智慧受到了限制,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因为不知道所想知道,想知道又无法得知真相,怎么办?只能靠现有的智慧进行各种联想,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遍计所执,按照经典上所说,我们普通人的一生,都是在遍计所执中度过的。

但我们也不要因此气馁,因为古圣先贤通过艰苦的求证,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来帮助我们打破无处不在的遍计所执。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我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建立一系列的正见,内心的正见建立了,牢固了,再联想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正确的内容,就会把我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样就能逐渐跳出“遍计所执”的范围了。

联想的对象很重要

比如问题中所说的“心中有佛,所见皆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联想,通过阅读佛家经典,不断的用经典中正确的观点来对自己进行熏陶,就会逐步形成相对稳固的正确观念,当这些观念在我们内心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联想的时候,首先就会联想到它们。

比如在心中建立一个稳定的佛相,那么无论我们看到什么,都会联想到佛的音容笑貌,宋代的苏东坡就有一首诗中说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里面讲苏东坡听到小溪流水的声音,就会联想到佛陀的广长舌在宣讲妙法,而看到远处的山影,又会联想到佛陀的清净妙身,这样一来,就自然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的安适,很容易触发某些灵感,产生一些微妙的感悟,这应该就是他后面讲的“夜来八万四千偈”了。

总结

总之,无论是好的习气还是坏的习气,都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区别在于,好的习气会产生好的联想,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气只会产生错误的联想,最后将我们引向痛苦的深渊,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所以我们要想掌控自己的习气,就要先定一个大方向,然后还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布局,习气是养出来的,需要我们将之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佛家所采用的办法,基本上是遵循闻、思、修、证四个程序。

闻是阅读相应的经典,思是对阅读的经典进行消化,形成自己的观念,修是按照经典所说的去做,去实践,证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达到圣贤的境界。

22小时前

6

亲爱俄等你 1星

共回答了106个问题 评论

心中有佛,所见是佛。大概意思就是有一颗仁义之心、慈爱之心、善良之心、诚恳之心、感恩之心、怜悯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从内心微笑,宋人辛弃疾有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状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只有内心温暖了,你才能感知到青山妩媚的美景。

21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