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跪九拜的九拜指什么

夜总会首席 4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呐夜好傷 2星

共回答了244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三叩九拜”出自《周礼·春官·太祝》,意思是拜九下,其中扣头三下。三叩九拜的九拜指的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1、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再起来,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

2、顿首:就是先跪下,然后拜手至地,头再叩地,这种方式只用于凶丧之礼,为丧事之拜中的最重者。

3、空首:是两只手拱地,再跪下,然后头下去到手就行了,一般与心平齐。

4、振动:先拜,然后两手相击,带动全身拜下去。

5、吉拜:就是先拜手,然后再跪下,拜手到地面上,头最后叩地。

6、凶拜:就是先跪下,然后拜手至地上,最后头再叩地,就可以了。注意面部表情要严肃。

7、奇拜:奇表示单数,在这里就是拜一次的意思。

8、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一般都是回报他人的时候行的礼。

9、肃拜:一般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

18小时前

33

明媚珊 3星

共回答了319个问题 评论

传统的礼仪文化里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严礼仪。

实际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义。 “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这一百多斤的身体祭献出来,这是古代的解释。现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释,就是把这个身向天地祭献,愿舍其身。“叩”:就是顶礼恭敬。

“拜”,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就是站起身来,然后慢慢地双腿膝关节触地,上身匍匐在地,这个动作就称之为“拜”。

“叩”:其动作就是身体不起来,而头在地面,用头叩触地面三次。

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有“九拜”。

一、稽首,是指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二、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礼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就立即举起,是拜礼中次重者。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三、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

四、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

五、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 “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礼有“吉凶之分,吉事为吉拜,凶事为凶拜。

六、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

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

八、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九、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是九拜中最轻者。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16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