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自称庸人的故事

峩不会笑了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苏暖晴 4星

共回答了413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辜鸿铭(1857年—1928年),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

辜鸿铭的一生可谓是清末民初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辜鸿铭还是一位混血儿,他的父亲辜紫云是福建人,祖辈由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马来半岛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

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布朗先生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会说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辜鸿铭的母亲却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作为混血儿的辜鸿铭,天资聪颖,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并指导他阅读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一批大文豪的作品。

1867年,布朗先生决定带着年仅十岁的辜鸿铭返回当时最强大的英国,在动身前,父亲辜紫云带着辜鸿铭去祠堂祭拜祖先,并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也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

而布朗先生也对辜鸿铭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到砧板上,侵略者们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负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

这位善良的英国绅士告诉辜鸿铭带他到欧洲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给他安上一副具有透视能力的眼镜,贯通中西,日后担负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并支持他学成东返。

辜鸿铭穷其一生坚守着两位父亲的“回到东方来,做个中国人”、“学贯中西,教化欧美”的遗命。

辜鸿铭来到英国之后,在布朗先生的教导下,他学会了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日语等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

13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