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三个级别及具体差异

并不孤单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氵戋氵戋鱫 1星

共回答了192个问题采纳率:99.5% 评论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按规定每三年一科。

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

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

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

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

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

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

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

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

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

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

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

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

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

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

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

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

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

21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