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著名的茶诗

羞涩少年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恍然大明白 4星

共回答了466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苏轼的著名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佳句。这几句词新奇独特,其实除了意境绝妙之外,也因为苏轼本人,便是一个地道的爱茶之人。

宋代饮茶,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而且宋人饮食,本就花样百出,所以饮茶一道,可谓五花八门。

苏轼在我国灿烂的茶文化中,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东坡一生爱茶、嗜茶、懂茶,茶在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也是经常提到,关于茶形形色色的描写,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北宋时期茶俗、茶艺、茶技、茶器等多方面的茶文化,堪称一笔宝贵的遗产。

苏轼对当时十分流行的煎茶、点茶、斗茶等茶艺活动,都有着生动且深刻的描写我们来看:

【一、煎茶】

苏轼在《汲江煎茶》中说道(节选):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煎茶前要备茶,因为唐宋时的茶多为团饼状,煎茶前要先进行烘烤提香,冷却后研磨成粉,并用罗筛筛选。

接着便是煎茶,其本质是煎水,水是非常讲究的,以活水为佳,最好是山泉水,但不能是瀑布、湍流的急水,苏东坡便对山泉水情有独钟,曾经央求朋友从无锡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带水来煮茶。另外,水要“三沸”: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一沸时,水中有小泡犹如螃蟹眼,伴有轻微的响声;二沸时,水泡犹如鱼眼滚滚而出,加入茶末;三沸时,水彻底开了。煎水对火候的把控十分重要。

【二、点茶(分茶)】

点茶即分茶,也是一种烹茶的方法,点茶首先用茶器取出若干茶末,倒入杯中,调成膏状,然后再以煎好的水倒入杯中,一边用茶钥搅动,一边倒水,高手能够在其中弄出各种花样,让茶水相遇时的汤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苏轼本身便十分喜欢点茶,但是不是高手,不好说,总之,乐此不疲,他在《送南屏谦师》一诗中说: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苏轼对谦师这样夸赞,可见谦师的手艺独步天下,让人一见难忘。也足见在宋代,人们对茶的重视和喜爱,几乎是全国性的。

【三、斗茶】

斗茶是士大夫或有钱人玩的一种“雅玩”游戏。

史料中记载,北宋时期,饮茶之风日盛,斗茶更是非常流行,尤其是经过宰相丁谓等人的提倡,斗茶,成为了士大夫、文人雅士甚至平民百姓,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

斗茶可“斗”的地方很多,比如,茶汤表面的色泽、均匀、文案、汤花和杯盏内壁相接的地方有没有水痕,等等。

苏轼在一些茶诗中,也有关于斗茶的记载,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是《西江月·茶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当真是神乎其技,让人读之如沐春风。

苏轼,是宋代茶文化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生活处处有茶,读苏轼的茶诗、茶词,便足以体会到北宋时期茶文化的繁荣昌盛,这是苏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12小时前

14

轻微妄想症 4星

共回答了445个问题 评论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1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