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吊古战场文 2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望成白头 2星

共回答了296个问题采纳率:90.5% 评论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

11小时前

16

黑夜呐喊 2星

共回答了204个问题 评论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早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就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随后在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9小时前

37

执念爱 3星

共回答了385个问题 评论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的国际工人节,后来传入了其他国家。
五一劳动节是为了纪念国际劳工运动,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了爆炸事件,一群正在为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进行游行示威的工人受到了镇压,导致了许多工人伤亡。
这件事情引发了国际劳工界的强烈反响,当时的国际劳工组织决定在每年的5月1日举行全球规模的示威活动,以呼吁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权益。
后来,五一劳动节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成为了一种庆祝劳动并呼吁劳动权益的重要节日。

6小时前

12

空城曲 4星

共回答了468个问题 评论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国际工人运动。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场工人罢工,要求每天工作时间缩短至8小时。这场罢工持续了几天,期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流血事件。这场罢工最终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它却成为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象征。

1889年7月,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此后,五一劳动节逐渐成为了全球工人阶级的节日,也成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和争取工人权益的象征。在中国,五一劳动节被定为法定节日是在1949年。

2小时前

38

冷面公子 2星

共回答了250个问题 评论

五一劳动节又叫做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一种国际性的节日。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是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爆发了一场罢工运动取得胜利,具有纪念劳动者获得合法权益的意义。

在1889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集会上提出将美国工人罢工的5月1日设立为五一劳动节,庆祝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来多个国家也开始在5月1日庆祝劳动节,中国在建国后甚至将劳动节设立为法定节假日。

23小时前

39

彵哋愛 1星

共回答了197个问题 评论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进行的罢工运动,因为最终的和平示威遭到了政府的残酷镇压,许多工人殉职,这个日期也成为了劳工团体的纪念日。
此后,多个国家陆续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胜利。
在中国,五一劳动节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确定的全国性劳动节日,大家在这一天休息,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以表彰广大工人的劳动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所以,五一劳动节是用来纪念工人阶级的纪念日,也是表彰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劳动成果的一个节日。

17小时前

41

无心印 2星

共回答了71个问题 评论

现在我们所确定的五一劳动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阶级罢工取得胜利而设立的,是为了争取工人阶级自身利益的节日

11小时前

4

撕破身上衣 3星

共回答了371个问题 评论

是为了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而确立的。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3小时前

46

莫开腔 3星

共回答了314个问题 评论

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被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劳动节发展历史

十八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的劳动节历史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

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1天前

2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