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及演变过程

无可替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冰冻爱 2星

共回答了204个问题采纳率:95.5% 评论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古代汉族民间用桃木刻成的长方形木板,绘有神荼、郁壘二神像,春节时悬挂在门楣两侧,以避邪驱鬼。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谓之门神。”后来,人们在桃符上题写吉祥语,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安康,逐渐演变为春联。宋代春联盛行,文人雅士争相撰写,春联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从祈福纳祥到颂扬祖国、赞美家乡、抒发个人情怀等,无所不包。

21小时前

39

裑寂寞 4星

共回答了434个问题 评论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春联的起源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世界上最早的春联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19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