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出处及具体含义

洛寞浅陌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不停的涌动 1星

共回答了170个问题采纳率:98.5% 评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处及具体含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自:宋代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其具体含义为: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

理解:积之于厚,发之于薄。这种“薄”是从“厚”中提取出来的最精致、最美丽的一层,经过多年的洗涤,它会永远保持年轻。这种厚积和薄发的辩证法只是表达了所有成功的职业和知识追求者的共同特征,即他们必须勤于积累并善于运用。

拓展资料: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21小时前

13

卟後誨 4星

共回答了46个问题 评论

含义: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出自宋代苏轼的《杂说送张琥》。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博观而约取”的意思是广泛、大量地阅读,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厚积而薄发”就是大量、充分地积蓄,少量、慢慢地释放。这两句都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能有所作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取”,就是对书中所言之事、所论之理、所抒之情的认可和接受。“取”不贵其多,而贵其精,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王安石提倡:读书要“深思而慎取”。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真正有学识者,不是记住很多死知识的人,而是积累了知识精萃的人。

19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