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立碑怎么立

寄夕时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夜场孤女 4星

共回答了413个问题采纳率:93.5% 评论

碑文化在我国传承2000多年,但在民风民俗这方面却各不相同,南北差异也很大。

立碑分家族和个人之别,立碑家族在上,个人碑在下,立头上要离祠堂式棺三尺三寸偏左方,个人碑要立脚下离棺二尺七寸偏右方,这里有个说法叫法----乾坤有势,气脉顺通,前有背靠,万朝归宗。

9小时前

43

亲切感 3星

共回答了3个问题 评论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丧葬大事的,死亡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代表着一个生命个体的终结,一个人永久离开人世。

古时候有很多关于丧葬的规矩,有不少至今都在传承,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不少规矩已经逐渐地被人们弃用,众所周知,墓地都是要立墓碑的,在古时候关于立墓碑也是一定规矩的,并不是所有人的墓都可以立碑。

何为墓碑?简单的解释就是,立在坟墓的前面或者后面,上面刻着死者的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这是人类对死者所做的一种纪念性载体,一般都是石质材料制成的。

坟墓中的逝者,一代两代还能记清,三代以后便记不清他的身份了,尤其是经过迁徙、战乱之后,为了解决这种现象,人们便想了这个办法。

一开会死,人们就在墓前插木桩竹竿,在上面刻死者的大概信息,可是这个却容易损坏,于是乎富贵人家用其他东西来代替。

后人们为了多刻字,墓碑逐渐演变成长方形等形状,墓碑盛行于汉、唐,也是从这开始,人们都有了立墓碑的规矩。

值得一提的是,讲究一点的人家还将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碑首、碑身、碑座,碑座其实就是一个装饰的作用,同时还负责承重,有些身份的人还会用龟状的碑座。

立碑的目的很好理解,可是在古时候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立碑的,有三种死法的人是禁止立碑的,分别是横死、夭折、无后。

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呢?现代的专家也给出了相关的解释,有人说是迷信的原因,不过从正常的角度其实也很好理解。

首先横死的人,这样的人本来就不是正常死亡,有的朝代横死的人都是不能入祖坟的,不能有墓碑也不奇怪,古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古人认为这没什么意义。

夭折的人,顾名思义死者的岁数并不会太大,年纪小的人在古代也有规矩,不能入祖坟,至于不立碑的原因,本身他出身就没多久,也没什么太多的信息。

如果还专门立碑,很容易令其亲人看到之后触景生情,勾起不少不好的回忆,所以干脆就不立碑,让活着的人尽快忘记他。

无后不能立碑就更好理解了,立碑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后人立的,他都没有后人,立了碑又给谁看呢?又有谁能来祭奠呢?因此在古人看来,无后的人更加没有必要立碑了。

除此之外立碑也是有讲究的,立碑必须平整,否则会伤到后人,墓碑要端正干净,这样才显得对死者尊重,同样的立碑时间和方向也是有讲究。

7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