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地名的由来

心狠很德疼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兰思诺 3星

共回答了388个问题采纳率:90.5% 评论

伊川县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一个辖县,因其境内的“伊河”而得名,古时河又叫做“川”,所以在周朝时期,即有“伊川”的地名。

伊川位于河南省西部,与古都洛阳一水之隔,全境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动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伊川县域面积为10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3万余人。

22小时前

23

分手那些天 3星

共回答了311个问题 评论

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伊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夏代,伊川县西南大部地域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置新城县,属三川郡。

1953年3月,伊阳县(今汝阳县)的邢岭、石岭划归伊川县。1956年7月,伊川县张绵乡的康扒村划归伊阳县。1958年7月,伊川县北茹店村划归伊阳县。1960年3月,嵩县的黄庄、田湖、阎庄、城关、寺庄5个公社和桥头牧场并入伊川县,1961年9月,复归嵩县。

21小时前

13

莪尐葽伱疼 3星

共回答了319个问题 评论

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伊川县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关、鸦岭、常川、高山、平等、鸣皋、酒后、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

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

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

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

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

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

绍兴九年(1139年),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

明朝,伊川县南部属嵩县,清沿明制。伊川县地域的东部(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乡),夏时名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

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

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

北魏,改轮氏县为颍阳县,后析颍阳县西部置堙阳县。

后堙阳县改武林县,又改轮氏县,大业初并入嵩阳县。

18小时前

2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